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女帝的反应[2/2页]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皇宫深处。
      养心殿内。
      一道声音响起。
      “陛下,绝世文章已送到。”
      悦耳之声响起。
      一份文章出现在大殿中。
      “呈。”
      大魏女帝的声音十分平静。
      很快摆放在地上的文章,无风自动,漂浮在她面前。
      龙椅上。
      对于这篇绝世文章,大魏女帝并没有露出十分激动之色,相反平静无比。
      原因无它,绝世文章无非两种,立意和国本,若是立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大魏眼下不需要精神粮食了。
      而若是国本之策,基本上九成九是北伐之事。
      所以她对这篇文章不抱任何希望。
      但看还是要看。
      能被天地认可的文章,举世难寻,大魏出了奇才,作为皇帝不可能无视。
      符不符合心意是其次。
      有没有用才是是主要。
      想到这里,女帝挥了挥手,美目落在文章上,开始细细阅读了。
      这是绝世文章应有的尊重。
      【大魏安国策】
      【魏,历先帝北伐数七,民生凋敝,饿殍遍野,窃以为安国之策,在定百姓,复社稷,安天下】
      只是一眼。
      女帝的目光便彻底收不回了。
      她认真观看,每一个字都比较细心,没有一目十行。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这位大魏女帝,神色逐渐变化了。
      从一开始的平静,到后面的惊讶,再到最后的震撼。
      女帝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这篇绝世文章。
      她没有想到,这篇绝世文章,竟然能如此犀利,将大魏王朝目前的窘境全部写出来。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朝堂之上的事情,有些老狐狸明白,但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若是没有涉足其中,根本难知一二。
      譬如说大魏缺钱,但为什么会缺钱,缺钱的原因在何处?
      有几个人知道?没有身在朝堂,根本就无从得知,甚至有部分官员也没有意识到大魏的危机在何处。
      可这篇文章,却将大魏眼下所有问题,全部都写出来了。
      不但写出来了,而且还是那种一针见血。
      自己想避都避不开的犀利。
      但真正让她震惊的不是提出问题。
      满朝文武,谁不会提问题?
      真正让她震撼的是,解决问题。
      这篇安国策上,有解答之法,而这解答之法,更是清新脱俗。
      大魏钱庄。
      聚百姓钱财,造百姓之福。
      其中论点更是让这位女帝连连震撼。
      譬如富村修路。
      身为大魏的帝王,她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有经济贸易才能促进银两流通,银两流通才能营造税收。
      而种种交易,都离不开漕运,无论多便宜的东西,经手漕运都会变得昂贵。
      若能修路,漕运费用将可以大大降低,买价依旧便宜卖出,而卖家减少漕运之费,将其中价格减少,薄利多销,如此一来买卖之人便会繁多起来。
      而对大魏来说,每一笔买卖都是税收。
      但问题来了,修路修路,谁修?
      让百姓自己掏钱修路吗?
      有这个觉悟,大魏早就统一天下了。
      所以只能让朝廷拨款修路了。
      只是修建一条官道,需花费数万两白银。
      然而官道畅通,漕运费减少,百姓的确盈利了。
      可一个大问题来了,等当地收取一万两税收要多长时间?
      而且当地县衙有了银子以后,不可能还苦巴巴过日子吧?
      各种配套花费,就是大几千两银子,因为这件事情,先帝杀了一批贪官污吏。
      但这个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
      试点测试可以,想要全国铺开做不到。
      原因无他。
      没钱。
      一个县修一条路就是一万两白银。
      十个县就是十万两白银。
      哪里有这么多钱财银两?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修路而已,总不可能把国库取干净,就为了修路吧?
      这显然是不行的。
      可这篇文章却提到了两个点,让大魏女帝不得不震撼。
      取之于民,用于民,百姓钱财存于大魏钱庄,钱庄将银两借给各地各县,发展贸易。
      先借后还,构造信用评级,到期不还,立案彻查,若当地官员贪赃枉法,就地处决,若百姓投机取巧,严惩不贷,三代不得科举,经商,入伍。
      这两点堪称是点睛之笔。
      大魏国库的确没钱。
      但建立钱庄,让百姓乖乖地将银两存入其中,然后再用这笔钱去建设大魏。
      当地县府若是到期不还,立案彻查,贪赃枉法就杀,百姓若是赚到银两,却舍不得缴纳税银,三代不得科举经商入伍。
      这惩罚够狠的啊。
      三代不得科举经商入伍,可谓是断绝后路。
      虽有些严酷。
      但非常时期,非常之法。
      或许这样做会引来一些不公,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换取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是值得的。
      “好!”
      一道惊声响起。
      跪在养心殿中的女子,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第六十七章:女帝的反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