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晚上,她就问小七:“小七小七,你这么卖不卖干冰降雨?”
      “干冰降雨?”小七蹙眉,“你说的是干冰降雨技术?还是干冰降雨设备?”
      “哎?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干冰降雨的设备是物件,明码标价。干冰降雨技术是知识产权,根据时代性待价而沽。”
      小七认真解释。
      然而,文静还是有些没听懂:“根据时代性待价而沽?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在这个时代越紧俏,就卖得越贵;越普遍,卖得就越便宜。简单来说,就看这时代懂这技术的人多不多了。”
      “肯定不多啊!不,应该说是没有。”
      干冰降雨技术,这个时代是完全没有的,自然也没有人懂。
      这个年代是古代。
      但不是具体的华国古代,而是一个平行时代。唐宋明清一个都不是,却绝对是古代。
      古代人哪里懂现代知识?
      “既然是买超前知识,那肯定是天价了。以你目前的晋江收益肯定买不起,想都不用想了。”小七有些为难,“而且,超前的知识涉及到一些穿越法则限制。我要问问上面,才知道能不能卖。”
      “……”
      小七以为文静没听懂,继续解释了一遍:“总的来说呢,就是这条路你别想了,起码目前别想了。我们超市能不能卖这种超前的技术,还要向上级汇报,然后等上级批准。而且,就算上级批准了,你目前的收益也买不起。”
      “我懂。”文静死鱼眼。
      也就是说,目前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继续旱着。
      好吧,既然顾不了别人,那就只好顾着自己了。
      家里的粮食已经要吃完了。剩下的一点点,赵云喜死活不让动,说留着给文静慢慢吃。
      尽管文静一再表示自己不需要吃独食,赵云喜也一再坚持。
      所以,后来都是大家继续吃野菜,而文静偶尔能被加小灶吃点稀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自己还是得再买点粮食回来!
      文静如此想着。
      然后绞尽脑汁琢磨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释粮食的来历。
      她在这边为粮食动着脑筋。
      另一边,赵云喜也在为粮食的事懂脑筋。
      她的脑筋没动到别处去,动来动去都在家里。
      是的,她如今的主意打到了大女儿闻娴头上。
      闻娴作为闻家的大女儿,年纪已经不算小了。
      村里像她这么大的姑娘,早就已经嫁人了。
      赵云喜一直留着闻娴,当然是有自己的私心。无非是想让她在家里多几年活,养活几年弟妹,也帮自己打打下手。
      刚开始这算盘自然是如意的。闻娴在她的培养和洗脑下,不止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而且一门心思为家里付出,尤其对弟弟闻靖,更是死心塌地的奉献。
      坦白说,有她在,赵云喜省了很多事。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这年月,多个人多张嘴。
      虽然闻娴能帮着家里做事,但也要吃饭啊。
      而大家采摘回来的野菜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留一个劳力在家其实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把这么大一黄花闺女拿去换点彩礼呢。
      她已经想好了,彩礼不要别的,就要粮食,只要粮食!
      闻家虽然已经落魄了,但几个孩子生得都好

第24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