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危险了――
远的有太平天国提出均贫富的思想,所以才有那么多老百姓支持他,近的有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所以他们也能在南方闹得轰轰烈烈,这样的教训我们不能不吸取,况且这样做确实对大局有利,只有把所有人都吸收到社会生产中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经济,不管是生产机器还是种庄稼还是捡垃圾,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多的把老百姓纳入社会经济活动中来――
你们看现在的社会,土地被地主、豪绅、军阀把持,一半农民给他们做工,另一半农民流落街头无所事事,明明土地空着,可就是不能去种!如此下去,国家希望渺茫啊!”
梁启超说道:“孙中山确实在他的三民主义中提出的相似的观点,但这不过是口号而已,并没有具体的措施和纲领,大家都心知肚明,一旦他掌握了政权就不一定这么做了,可您不一样,您向来是想到就做的,我也是要提醒您,这土地国有化可是根本性国策,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一旦搞不好,可能整个国家都要崩溃啊!”
其他官员也都点头称是,看来他们都同意周自齐、梁启超的观点。
杨威也知道,要让他们一下子接受是不可能的,当初他就跟宋教仁说过这件事情,可连宋教仁那么理想化的人物都不赞同,更别说别人了,如果不是有人做到过,杨威自己都不认为有这个可能完全成功。
他连连点头:“大家说得有道理,这件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我一时半会儿是不会鲁莽行动的,而且还要请示大总统,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强调,赤贫农民的民生权利我们一定要保障,有学者说得好,效率和公平要兼顾,不可完全注重公平也不可完全注重效率,否则都会引起国家的衰退,我们的农业目前就处在一个需要强调公平的时候,大家要多想一想怎么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梁启超忽然说道:“杨先生,我有一个意见不知可否行得通?”
“嗯!说来听听!”杨威最高兴的就是别人能主动献计献策了。
“承垦土地是很好,可绝大多数赤贫者承垦了土地还是熬不过一个成熟期,他们没有工具也没有种子,家里更没有存粮,最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地主,以至于将土地典押,我看能不能责成各省农业银行特设农业扶助基金,以年利五厘贷款给农民种植庄稼啊?”
“好!”杨威鼓掌喝彩,梁启超这个建议真是不错,就连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都没有彻底实现这样好的政策,有了国家的支持,农民的积极性可就调动起来了。
“好啊!这个建议非常棒,你马上责成财政、工商、农林等部,划拨专项农业扶助基金,但是资金的来源需要仔细设计一下,这可是一笔大款项,现在全国都需要建设,不得不节约使用,我建议由财政部出资购买省银行的农业贷款,再将这些贷款打包证券化发行债券,再把债券拿到交易所发行,吸引工业商业和金融资本参与,而且还要发行到国外资本市场吸引外资,五厘的债券已经很有吸引力了,相信那些国际巨头们非常乐意购买的!”
梁启超心说:“得!又来了!总是弄出一大堆东西来,什么证券化什么外资内资的?绕来绕去听不懂啊?不过貌似挺不错的样子――”
在场诸人都是一副苦相,没人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儿,这年头谁学过资产证券化啊?
杨威呵呵一笑:“没关系,不懂慢慢来,我给你们推荐杨氏资本有限公司,那里边有不少专业人才,你们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欢迎大家热烈讨论啊!小生也不知道该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政策。)
第一零八章 土地政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