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回 江上浮尸[1/2页]

斗破三国 余长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四十四回江上浮尸
      徐睿出了庐江城,一路快马加鞭向东直奔濡须口而去。
      那追风白凰乃是世间少有的好马,脚力不在吕布的赤兔之下,一路之上飞沟纵壑,如履平地,徐睿只听耳旁风声呼呼作响,道路两边的树木不停后退,从庐江至濡须三百多里地,半天功夫已经到达。
      到达濡须,徐睿心中好生失望,本来盼望一路快马疾驰能追上乔家父女,一路东张西望不停寻觅,也赶过不少马车,徐睿一一问了,可是那里又有乔家父女的踪影?
      在濡须港口的一家面馆里,徐睿下马草草吃了点饭,打定主意就算追到东吴也要把二乔追回来。心道:如此绝世美人近在眼前,我岂能半途而废,看那乔家的亲戚所言,分明不是谎话,再赶一天说不定就能追上,只是没有时间去教训下吕蒙这小子了。
      徐睿匆匆吃完来到渡口,只见岸边已经有无数百姓在排队等候摆渡的船只过江,徐睿翻身下马,在江边等候,不大会功夫,一只木船从下游摇来,却是从濡须到下游芜湖的渡船,船夫吹着哨子,哼着小曲,催促百姓上船,徐睿牵着马匹挤在百十个百姓之中,登上了船只。
      船夫拉开风帆,荡开船桨向长江下游驶去,一路顺风顺水船行甚快,徐睿伫立船头,极目远眺,但见江水一碧如染,两岸树木渐渐泛青,一派万物复苏的迹象,与冬天相比自是别有一番景致。
      徐睿想起自己穿越之前,自己曾经游览过三峡,之后乘坐现代化的由重庆去南京,曾经走过这一段,那时一路之上江中汽笛乱鸣,江中船只来回穿梭,岸边汽车飞速行驶,两岸工厂内矗立的烟筒冒着浓烟,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想不到同一条水路,自己却又回到了一千八百年前,再走一遍,此路虽是是彼路,此景却非彼景,哪两千年后的天空哪有这么蔚蓝?哪空气何曾如此清新?那江水何曾如此碧绿?
      徐睿背负双手为此景陶醉,想起苏轼的《赤壁赋》中所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而自己却来到了三国抢周瑜的老婆,不知再下去千年到宋朝时期,苏东坡的这千古绝句该怎么写?想想自己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居然来到这英雄辈出的年代竞逐天下,真是让人无法置信。
      徐睿低头之时忽然发现江面上泛着殷殷血色,已经逐渐淡的不太清晰,可是仔细看去仍能看的出来,徐睿仍被那半年前那场江上血战之情刻骨铭心,因此对于江中漂的血迹格外敏感。徐睿急忙呼喝船夫道:“船家,快来看这江水之中可是鲜血的痕迹?”
      船家急忙爬在船舷之上,以手探入水中查看,看完后大惊失色道:“果真是血迹,一定是虎林三十六盗又出来抢劫了,我们赶快返回濡须,免得做了江盗的刀下之鬼!”满船之人听了惊的手足无措,纷纷吆喝赶快返航。船夫调转船头拼命的向来路返回,徐睿问身边的一秀才模样打扮的人道:“这位先生,请问虎林三十六盗是这江上惯匪吗?”
      秀才瞥了徐睿一眼道:“可不,这些盗匪啸聚在虎林的深山之中,有头目三十六人,大头目是一个黄须赤目之人,听说祖籍也是庐江的,叫做陈武,只是后来不知因何做了盗匪,啸聚匪徒一千多,经常在长江之上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手段凶残,后来孙策将军治理庐江的时候曾经派人清剿过几次,盗匪气焰有

第四十四回 江上浮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