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五回 忠义难全[2/2页]

斗破三国 余长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怒斥道:“胡闹,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你们岂可陪着我送命?”众陷阵营的士兵执意不肯退去。
      高顺正在劝解士兵速速离去,徐睿与徐晃已经骤兵杀到,将四百人团团围住,徐晃当先出马,手中流星劈月斧指着高顺高声道:“想必阁下就是高顺将军吧?将军也是忠义之士,为何随吕布做了反贼,若是早早醒悟,下马受降,陛下宽宏大量,或许可以饶你不死!”
      徐睿纵马出列手提长枪,听的徐晃所说,急忙殷切的点头道:“对!公明将军所说极是,朕也久闻高将军忠义之名,卿本佳人,奈何从贼?朕知道高将军随着吕布叛乱必然有不得已的苦衷,只要高将军幡然悔悟,朕愿意授予将军骁骑大将军之位,仅在公明之下,不知高顺将军可否考虑下?”
      高顺听了喟然仰天长叹,悲切的道:“人生在世,忠义岂能两全?高顺年幼之时深山打猎,险些为老虎所食,幸好为吕温侯所救,高顺自此便欠温侯一条命,我也暗中发誓,无论如何此生都要追随温侯,无论他做什么,只是没想到最后做了叛国的逆贼,既然陛下宽宏大量,高顺在此斗胆请陛下放过我三百兄弟的性命,不知陛下能否答应?若是陛下能网开一面,高顺愿意下马受缚。”
      徐睿听了大喜,心中的谜团方才解开,心想:怪不得白门楼之上吕布不肯投降,只肯效忠吕布一人,原来其中的缘故在此。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能得到高顺的辅佐,这一阵我军损失了接近四千人也算值了。
      当下高声道:“高将军果然是至情至忠之人,朕就相信高将军跟着吕布其中必有缘故,原来如此,高将军的条件朕怎么会不答应。”徐睿转身对围在一周的将士们喊道:“将士们放开一条去路,放他们出去!”“刷”的一声,军士们两边列开,让出了一条出路。
      高顺下马深情的看了看面前的四百名同生共死过的兄弟,缓缓的道:“弟兄们,天子宽宏大量饶恕了我们,你们就快走吧,不要再回寿春了,兄弟们家中都有望眼欲穿的亲人,各自回自己的家去吧,好好过日子,我高顺这一生除了弟兄们我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我唯一做错的事就是不该领着兄弟们做叛贼,可是我不能负了温侯,只有为他愚忠效命,却害了诸位兄弟,更害的死去的兄弟背负叛贼之名……”说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三百多人大都沉默不语,其中有人嗫嚅道:“高将军不走,我们也不走,要走大家让天子把我们一块放了,要不大家都死在这里!”
      高顺摇摇头道:“如果兄弟们还把自己当做曾经是陷阵营的战士,还把我高顺当做曾经是陷阵营的统领,大家再听我高顺最后一次指挥吧,大家……回家去吧!”说着单膝跪倒在身后的四百名陷阵营士卒的面前。
      前面的人急忙扶住高顺道:“既然将军如此说了,我们回家就是了……”众人扶起高顺,三百人看着高顺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汉军的包围圈,逐渐的在黑夜中远去。
      高顺看着四百多陷阵营士兵逐渐去远了,方才长舒一口气,缓缓单膝跪倒在徐睿马前磕了个头道:“罪臣高仲尚多谢陛下厚恩!”
      徐睿翻身下马,准备去扶起高顺,还没来得及下马,高顺忽然拔剑横在颈部,凄惨的道:“陛下仁义,千古难见,您对高顺的厚恩,高顺只有来生再报,高顺此生已是叛贼之身,生已不能尽忠,倘若归顺陛下,于义又有负温侯,再苟活世上,岂不是无忠无义之徒?陛下见谅……”话毕,手腕一转,一道鲜血飞溅,高顺缓缓的倒下。
      变故一下猝不及防,谁也来不阻止高顺,徐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顺横剑自刎,看着高顺缓缓倒下的身躯,看着高顺虽然闭上了眼睛,但却面带微笑。徐睿仰天长叹道:“自古忠义者谁如高顺?来人,把高顺厚葬!收军回庐江城。”

第六十五回 忠义难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