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是庞统布下的,估计其的本意是试探我的品行,凭此来判断我是否是值得他出山辅佐,既然如此,我便装作懵懂不知,让他心服口服,心甘情愿的为我大汉效力。
徐睿当下上前拉了庞统的手,夺下庞统手中的镰刀笑道:“想不到先生胸中包罗万象,胸藏奇谋,先生一席话,朕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还望先生不吝指教。”
庞统也不客气,扔下镰刀,握着徐睿的手道:“好,好,我就指教陛下一番!”
二人来到阴凉之处坐定,大乔跟着倒了两杯茶水递给二人。
庞统接过,边饮边道:“草民乃山野村夫,今日偶遇陛下,观陛下相貌威严,适才又见陛下爱民如子,草民深感欣慰,然而草民斗胆进言,陛下治军过于宽,而近乎于溺,如此一来反而是害了将士们啊!”
徐睿愕然道:“不知先生此话怎讲?”
庞统道:“陛下的大军之所以踩踏庄稼,完全起于陛下的仁慈,可是身为君主必须刚柔并济,不可一味仁慈,不错,这中午行军天确实气炎热,在烈日炙烤之下行军,的确是没有躲在帐篷里休息来的舒服,可是陛下是否想过,这在烈日之下所受到的炙烤与在战场之上流血拼搏想必,那个更加残酷?”
徐睿听了心中不禁感到惭愧,庞统所言极是,自己只是想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军,担心们会抱怨行军的艰难,可是一支连烈日都不能抗衡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
徐睿想到这里起身对庞统一揖道:“先生雄才大略,朕深感佩服,还请先生出山相助,常在朕左右教诲于朕,则大汉幸甚!”
“呵呵……”庞统大笑着躬身施礼道:“其实草民正在等陛下这句话哪,陛下仁慈之德,传诵四海,这些百姓岂会在乎些许小麦?今日之事乃是庞统设计考验陛下也,今日一见陛下之风,蔚然似尧舜之德,庞统虽无大才,然经天纬地,治理天下,自在谈笑之间,陛下得庞统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呵呵……好,庞先生真是神机妙算,朕深感佩服。”徐睿浅笑着,心里却得意的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此人真是庞统,你虽然聪明,不过你的一番谋划,其实已经被我看穿,我知道你是庞统,你却不知道我是谁!不过庞士元终究是庞士元,口出狂言,是他的作风,完全不似那些饱受孔夫子言论熏陶的孺子一样,大唱谦虚之言。
徐睿请庞统坐下道:“如今天下大势纷繁叵测,诸侯并起,朕却看不清形势,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庞统端着茶水呷了一口,缓缓的道:“孙策不日即将举兵谋反,陛下只需集中兵力,全力打赢江夏这一战,挫败东吴锐气,则江东可定。”
徐睿听庞统说的容易,似乎全部把东吴放在眼里,知道历史上庞统也不曾把周瑜放在眼里,只是如此不免给人自大的感觉。轻声问道:“庞先生因何能判断出孙策即将谋反,更是凭什么轻易判断江夏一战我军讷讷个胜?。”
庞统自信的道:“如果把孙策比作一头凶猛的老虎,陛下目前便是骑在虎背上的人;陛下占据了荆南与柴桑、庐江诸郡,横亘长江上游,便如骑在了老虎的头上一般,老虎不趁着头顶之人力气弱小之时,把头顶上的威胁除去,难道要等脑袋快要搬家之时发威吗?”
庞统顿了一顿道:“孙策攻略江夏本为打开一条通往荆州的缺口,可是却没有看到孙吴军团在将庐江包围的同时,孙策可曾想到自己所在的江夏却也陷入了四面包围之中,陛下只需将长江横锁,隔断江夏与东吴的联系,任他孙策插翅难飞,孙策受缚,江东自乱!”
徐睿听了庞统所言,点了点头头,虽然庞统所说的有些轻敌,可是却处处戳中孙策的要害,不过孙策又是那种轻易被困住的人,日后的恶战在等着自己
徐睿依稀记得在清朝时期,太平天国与曾国藩的湘军在九江对峙的时候,太平军曾用铁链锁住长江,使湘军无法东下攻略南京,后来被湘军将领彭玉麟洪炉所破。可是以目前三国的科技水平,要想横锁长江,打造出能够锁住长江的铁索,简直是天方夜谭。
徐睿摇头道:“却去哪寻找横跨长江的铁索?”
庞统大笑道:“铁链自然是没有,可是只要有战船,陛下将战船链接起来,几百艘战船,横亘在长江之中,难道不能阻断孙吴军的通行码?”
第一百零八回 凤雏扶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