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回飞龙在天
却说张允眼见刘表身死,蔡瑁伏诛,汉军兵临城下,荆州大势已去,乃拜伏于地高呼万岁,传令三军弃械在地拜见天子,当下蔡府门前数千名荆州军同时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徐睿见此情景心中大喜,此次冒险来闯襄阳,本是为了除掉蔡瑁救出蒯越,想不到居然歪打正着,兵不血刃的得到了襄阳,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便命令张允打开城门,迎接汉军进入襄阳。当下张允策马在前,徐睿唯恐张允变卦,命甘宁紧随在后。
张允、甘宁二人来到襄阳南门之上,张允传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军师庞统在下面看见甘宁与敌将并肩而立,知道必是城内起了变故,一声令下一万人马滚滚进入了襄阳,孙尚香一马当先,率先进城,陈武护着军师庞统随后,至此襄阳算是完全落在了汉军的控制之中。
徐睿连夜召集荆襄的文武要员在荆州牧的府邸聚会,当下荆州的大小官员近千人全部聚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拜见从天而降一般突然降临襄阳的大汉天子。
徐睿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左有甘宁,右有沙摩柯护卫,军师庞统与孙尚香站在天子身后,陈武则率兵在外面护卫,以防有人作乱。
徐睿高声道:“荆州牧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乃是汉室宗亲与朕同祖,同为高祖后代,刘荆州自治理荆州三十年来,兢兢业业,造福百姓,恩泽遍布荆襄九郡,乃是天下百官之楷模,今不幸蒙受蔡瑁毒害,一命归西,享年五十七载,朕委实心痛,念其功绩追封为高平侯,明日将其灵柩运回故乡厚葬!”
荆州大小百官一时想起刘表治理荆州的功绩,无不垂泪,刘府大院内哀恸之声一片。
徐睿又继续道:“荆州能有今日之繁荣乃是刘荆州的悉心治理,方有今日荆襄之太平,念其功绩特赐其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
徐睿之所以册封刘琦为刘表的继承人,主要是考虑刘表在荆州治理了接近三十年,荆襄地区的官吏对刘表有着浓厚的主仆情节,若是一下子将刘家的权利剥夺,只怕会适得其反,引起荆州士人反感,对于稳定局势不利。因此便封刘琦为刘表的继任者,但给刘琦的称号却是荆州刺史,而不是荆州牧。
州刺史与州牧有何区别?州刺史兴起与西汉末年,初期的刺史只有管辖地方民事,监督地方官吏并直接向皇帝汇报的权利,而刺史发展到了东汉后期便出现了州牧,州牧的权利比州刺史大的多,除了州刺史享有的权利之外,还管辖着地方的军队,总揽一州生杀大权,甚至可以说一个州牧就是一个州的皇帝,因此州便成了地方最大的军阀,东汉的没落甚至可以说与着州牧制度不无关系。
因此徐睿也暗中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清楚掉州牧这一制度。
刘琦闻言出来跪倒谢恩,泣呼万岁。徐睿仔细看去,只见刘琦容貌瘦削,面色蜡黄,整个人看上去病怏怏的,仿佛大病一场一般,就像罗贯中笔下描写的样子,完全不像自己去年新野见时的那般模样,心中不仅大感诧异,只是在人群之中不便发问,只好作罢。
徐睿又传令剥去蔡中、蔡和兄弟二人的军权,贬为庶民,并将蔡氏一族中所有武将的权利一并除去,只保留蔡氏文官的官职,顿时蔡氏一族无不诚惶诚恐,徐睿又命将蔡瑁枭首示众,悬于城门之上告诫世人勿要有叛逆只之心。诏告完毕,群臣散去,甘宁与陈武沙摩柯三人连夜巡城,以防有人作乱。
众人散去之后徐睿方才察觉身边少了一个人,想了半天才想起是少了春月这个丫头,只是不过她身份卑贱,徐睿也不甚牵挂,只以为春月那日在凤鸣轩答应为自己效力不过是权宜之计,现在趁着自己不备悄悄开溜了,当下徐睿摇了摇头暗自道:算了,随她去吧,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连续奔波三日徐睿已是疲惫不堪,一晚上孙尚香缠着他不依不饶,责怪徐睿撇下她私自前来襄阳,二人一番嬉闹,小别重逢,更胜新婚,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好事,一夜好梦无事。
次日徐睿修诏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赶往武陵,命荆南都督徐晃尽起三万大军前来接管襄阳郡与南郡二郡,并派出使者赶往南乡郡,召南乡太守文聘来襄阳面君。将襄阳的军权暂时交由蒯越与甘宁共同执掌,重新整编部队。
第一百四十七回 飞龙在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