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回荒郊遇血案
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个相貌清秀,但却略带稚气的青年,徐睿纳闷的心道:历史记载诸葛孔明出生于光和四年,也就是公元前一八一年,和自己是同年出生,今年的年纪应该有十八岁了,怎么面前这个青年如此稚嫩?莫不是此人诸葛亮家的那个童子?可是适才称呼他为诸葛先生,他也并未拒绝啊,到底此人是何人?
想到这里,徐睿躬身道:“先生莫非是卧龙个先生?”
青年还礼道:“非也,非也,卧龙先生乃是家兄的称号,小生诸葛均。”
哦,面前的这个小子原来是诸葛亮的弟弟啊,幸好不是诸葛亮,否则以孔明先生那自诩清高的作风,受到孙尚香如此一番羞辱,只怕请他出山之事多半要泡汤。
孙尚香在一边打量着诸葛均道:“哦,原来你不是那卧虫先生啊,误会了,误会了,你耳朵没有被弄出毛病来吧?”
诸葛均看着孙尚香,分明有几分害怕,不由自主的后退几步,下意识的捂住了双耳道:“没事,没事!多谢姑娘手下留情!”
看着诸葛均这副老鼠看见猫一般畏惧的样子,孙尚香很是开心。
徐睿恭敬的施礼问道:“不知令兄何在,朕……我奉了当今天子的诏书特来恭请孔明先生出山辅佐当今陛下,还望小兄弟能引荐一下。”
“哦,原来你们是朝廷的人?”诸葛均人听了不禁悚然动容,躬身回礼道:“实在不巧,半月之前家兄已经携带了妻室回琅琊老家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南阳。”
“什么?”徐睿听了几乎要晕倒在地,怎么又一次羽卧龙失之交臂?难道自己注定与这有着逆天之才的诸葛孔明无缘?想到这里徐睿来时的一腔豪情顿时化为云烟,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精打采的问道:“不知令兄为何回琅邪去,不知几时归来?”
诸葛均道:“家兄乃是尊叔叔遗命,将叔叔的骨骸送回琅琊老家安葬。”
当下诸葛均把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原来是刘表今年正月之时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玄甫一上任便被孙策攻陷豫章郡,诸葛玄也被叛民所杀,因此诸葛亮与诸葛均兄弟收殓了诸葛玄的尸体,来到了襄阳以北的这个叫做隆中的地方,这里有诸葛玄以前买下的宅院。
几个月之前诸葛亮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三人在此倒也过得安乐,只是半月之前,诸葛亮忽然说“叔叔托梦于自己,让自己起出他的尸骸运回青州琅琊老家安葬”,因此诸葛亮便携带着妻子黄月英护送着叔叔的骨骸回了琅琊。
听了诸葛均一番叙述,徐睿暗叹一声道:看来有些事情的确可以称之为天意,上天注定了的事情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从襄阳到琅琊迢迢千里,诸葛亮的叔叔居然托梦让诸葛亮回去?着耶?假耶?
只怕诸葛亮这一去再也不会回荆州来了,依然改变不了他被刘大耳忽悠着“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命运!
想到这里,徐睿悠悠的道:“罢了,罢了,天意如此,不可强求。”对着诸葛均道:“只怕令兄就此一去,再也不会回来了!”
诸葛均不解的问道:“不知道先生此话怎解?”
为什么不会回来,徐睿当然只是猜测,估计诸葛亮此次回青州琅琊一趟,极有可可能与刘备再续君臣之缘,至于自己是根据什么推测出来的,自然不能向别人说了。
虽然此次来访卧龙扑了个空,可是诸葛均也算是个不错的人才,虽然现在尚且年幼,不过假以时日也有后来在蜀国从政的经历,收在帐下也应该能有一番作为。
想到这里,徐睿对诸葛均一笑道:“天机不可泄露,令兄能否回来全在于一个缘字,既然令兄不在,我们便告辞了,当今天子正在广纳良才,若是那一天你想去建立一番功名,可随时去朝廷投军,就说是大汉军师庞士元举荐的你。”
诸葛均听了果然非常高兴,热情的沏了茶水款待三人,外面天气大暑夏日炎炎,三人一路走来已经是口干舌燥,徐睿也不推辞,三人便在诸葛亮的草庐内坐了喝了几杯茶水解渴。
席间与诸葛均谈起其兄的诣事,诸葛均对兄长诸葛亮是推崇备至,直言其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徐睿与庞统皆是笑眯眯的听着诸葛均海侃,只有孙尚香不服气
第一百四十九回 荒郊遇血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