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8章 开府仪同三司[2/2页]

曹贼 庚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太守,进一步稳定了荆襄士人之心。庞山民而今武陵郡,协助曹朋做事。故而命令虽然发出,可是却无法马上就任。曹操决定,暂驻扎西陵,说是稳定江夏局势,其实多的,是为震慑江东。
      郭嘉进入大帐时,曹操正和董昭等人商议事情。
      根据而今局势,荆楚之地平定指日可待。然则,江夏之战中,荆州水军,也就是蔡瑁的表现,让曹操极为不满。正是因为蔡瑁的拖延,才使得下隽遭遇惨烈战斗。如果不是张郃献计,许褚徐晃及时抵达下隽,说不定曹朋就要战死于东关桥,而关羽也将突围,与刘备汇合。
      各种迹象表明,蔡瑁并非水军合适人选。
      随着荆楚之地渐趋平稳,曹操下定决心,趁此机会罢免蔡瑁。
      可是,由何人接替蔡瑁出掌水军?始终是一个难以作出决断的问题……
      杜畿表现不错,荀彧也书信中,赞赏有加。而他又是出自曹朋门下,所以无需担心忠诚。
      问题是,杜畿能力不错,资历尚浅。
      他能统帅两万水军洞庭湖站稳脚跟,说穿了还是曹朋他背后支持。
      一个没有太多战功,资历平平的人,一下子接掌水军?就算是曹朋赞同,恐怕也无法服众。
      毕竟,曹操手下够资历的人,实是太多了。
      就曹操和众人争执不下的时候,郭嘉跑了进来。
      闻听曹操等人的问题之后,郭嘉却笑了,“我当是什么事情,原来只是这个问题……嘉心中,倒是有一个人选。此人为一郡太守,战功显赫,颇有威望。而且是水上出身,精通水战。只不过这些年来,他多陆上,所以无人觉察。若此人为水军大都督,确是合适人选。”
      曹操一听,顿时愣住了!
      怎么我手下有这等人物,我却不知晓?
      “奉孝所言,何人?”
      “便是合肥太守,甘宁甘兴霸。”
      “甘宁?”
      曹操当然知道甘宁是谁!
      当年,还是他从曹朋手中把甘宁讨要出来,转眼八载,甘宁南征北战,的确是建立了不少功勋。
      由于甘宁出身曹朋门下,甚得曹朋支持。
      所以军中威望不弱,勿论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和他关系都非常密切。于禁臧霸,这几年和甘宁配合的也非常默契。合肥三载,甘宁和江东大小战事进行了几十次,胜多负少。
      郭嘉笑道:“兴霸早年巴郡,便有锦帆美名。
      濡须口,他和周仓配合默契,数次击溃江东水军,经验丰富。若此人接掌水军,就算是荆州人,也会赞同。”
      “你说兴霸能力出众,适合出掌水军,我没有意见。
      可是荆州水军由蔡瑁执掌,冒然撤了蔡瑁职务,荆州世族又怎可能同意?我倒觉得,不太靠谱。”
      董昭立刻反驳,似有些不太赞成。
      郭嘉笑道:“甘宁祖籍荆州,也算是半个荆州人。
      重要的是,他曾为友学门下,而且甚得友学丈人所重。当年正是黄老先生把兴霸送到友学身边,而黄老先生,乃荆州名士。其威望远胜蒯越蒯良,几与庞德公齐名,乃荆襄名士之翘楚人物。况乎黄老先生亦出身名门,江夏黄氏之地位,远胜襄阳蔡氏。只要黄老先生肯出面,则荆州士人必无话可说。我听人说,老先生而今荥阳浮戏山中讲学!丞相可下令,善待江夏黄氏族人,命人修缮黄氏祖祠。到时候请老先生回乡祭祖,也就能大功告成。”
      众人闻听,不由得连连点头,表示赞赏。
      曹操手指郭嘉笑道:“还是奉孝机敏,一下子就想到这般主意,果然不负鬼才之名。”
      董昭或许还有些不服气,可也不好再反驳。
      毕竟,郭嘉的这个主意从目前而言,为适合。况且这里面还牵扯到了曹朋……董昭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和曹朋反目。他和曹家关系不错,不要说,家里还有曹朋福纸楼的股份。
      若恼了曹朋,才得不偿失。
      当下,董昭也点头道:“甘兴霸,确是合适人选。”
      “既然如此,那就有公仁来安排此事。
      荆州水军之事,不可以再拖延下去,至多六月,必须解决。至于黄公那边,我会派人说项,想必问题不大。
      好了,今日就散了吧。
      诸公好生安排,过两日张纮率使团抵达,少不得要有一番唇枪舌剑,还需大家力才好。”
      “我等必心竭力。”
      董昭等人退出了中军大帐,郭嘉却没有离去。
      曹操问道:“奉孝,有什么事吗?”
      “文和来信,许都有变。”
      “啊?”
      曹操大吃一惊,忙示意郭嘉把书信呈上。
      曹操进驻许都之后,便使贾诩坐镇许都,监察事务。
      荀彧由于受曹朋的邀请,从许都赶到了荆州,所以许都大小事务,便由贾诩执掌。
      郭嘉把书信呈上,而后站一旁,一言不发。曹操认认真真,将书信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一丝冷意。
      “此事,可当真?”
      “理应不会有差……文和做事,素来谨慎。阿福不也说过,此人算无遗策,想来不会有错误。
      而且,我也听人说,近来伏完和临沂侯有些活跃,行动颇为频繁。
      若不加以留意,只怕早晚酿成大祸。荆州之战一时还无法结束,丞相还需早作决定,以免后患。”
      “奉孝之意……”
      “文若而今不许都,正可动手。”
      “你知道,我并非这个意思。只是想,何人出面为好?”
      郭嘉露出犹豫之色,低头沉吟。
      半晌后,他决然抬头,沉声道:“此事,当请廷尉出面,全权负责。
      只是,需有一个强力之人,才能震慑局面。嘉以为,此人非阿福莫属……我听说,他下隽受伤,正好可让他返还养伤。说起来,这两年他也够操持,让他回去,也可以和家人相聚。”
      曹操却沉默了!
      “真的要阿福吗?”
      “非他莫属。”
      “他而今何?”
      “据说,已返回汉寿。”
      “此事容我再考虑一下……”曹操显得有些犹豫,半晌后轻声道:“且先迎接江东使团,而后做决断。”
      “喏!”
      “阿福那边,你好派人走一趟。
      下隽一战,他损失惨重。我听说,他身边四名亲卫牙将,战死三人……估计他心情也不会太好。那孩子是个感性之人,平日里虽则坚强,确是个重感情的人。战死三人,需妥善安排,其家人要好生安置,莫冷了将士们的心。我前些日子刚得了一些好酒,取三十瓿,送往汉寿。
      传我命令,加友学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郭嘉一怔,旋即明白了曹操的心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已经同意了他的建议……
      东汉的将军,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的封号。其中大将军位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三公之下,九卿之上;而前后左右将军,则位九卿之下。原本,这将军位并非常治,但东汉中期以来,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多以大将军之争,与太傅三公,并称五府。此后,将军皆可开府,可专门设置幕僚。
      曹朋原来的横野将军号,属杂号将军。
      战时设置,无战事则取消。
      虽然曹朋一直有幕府存,但终究没有正式编制。
      而现,曹操加曹朋后将军,令其开府仪同三司,也就等于曹朋的幕僚,有了正式编制。
      按照规矩,将军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两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而且,将军以本号领军,有常备部曲、校尉。曹操自开丞相府,尚无一人获得开府之权力。后将军虽说是九卿之下,但权力甚大。刘备身为皇亲国戚,也只是左将军,尚后将军之下。可以说,曹操给曹朋开府之权,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曹朋丞相府的地位。
      可代价呢?
      郭嘉心中苦笑:但愿阿福知道后,莫责怪我才是!
      +++++++++++++++++++++++++++++++++++++++++++++++++++++++++
      初夏来临,荆南气温陡增。
      白天烈日炎炎,入夜细雨靡靡,令天气变得潮湿闷热。许多习惯了北方天气的人,颇有些不太习惯。
      曹朋也是一样,待都督府养伤,却感觉极为难受。
      荆南战事暂时停止,也为武陵迎来了一段平静的岁月。
      赖恭派人前来拜访曹朋,告知庞山民即将出任江夏太守之事。对此,曹朋早有准备,所以并未感到惊讶。
      伤口渐渐愈合,但要完全愈合,还需时日。
      关羽刺伤曹朋的那一刀,比曹朋伤关羽那一枪狠。
      某种程度上,伤了经络。华佗来到汉寿为曹朋诊断后,警告曹朋:三个月内不得与人动手,否则必将影响日后生活。所以,曹朋也只能乖乖的听从吩咐,每日都督府中江阳身体。
      荀彧已返回作唐,据说不日将前往江夏。
      汉寿无甚事情,大小事宜,皆有法正、张松和蒋琬三人打理,曹朋也乐得一个清闲。
      这一日,曹朋约了黄忠,准备出门去泛舟洞庭湖。
      却忽有人前来禀报:“太史慈派人前来,说实湖上设宴,请大都督前往一叙。”
      曹朋顿时愣住了!
      太史慈请我赴宴,又是何意?
      “可说明,什么时候?”
      “三日后,洞庭湖上。”
      曹朋一蹙眉头,不由得有些迟疑。
      他和太史慈没有任何交情,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不过,曹朋倒是挺佩服此人,毕竟也是他前世,极为敬重和喜爱的一员大将。江东武臣中,曹朋所喜者不多。孙策一个,太史慈也算一个。相比之下,也许是演义里对周瑜刻意的丑化,让曹朋对周瑜,颇有些不太喜爱。
      “请军师和长史前来。“
      曹朋想了想,便决定取消今天的计划。
      不一会儿的功夫,法正、张松和蒋琬纷纷前来。
      曹朋把情况详细说明,而后问道:“太史子义和我素无交情,忽然湖上设宴,又为哪般呢?”
      法正三人,也有些糊涂了!
      一般而言,似这种宴请,至少要小有交情方可。但曹朋和太史慈并不认识,所以交情一说,也就无从谈起。双方属于敌对,虽说荆南战事已经平息,但始终是敌我关系。这个时候请曹朋前去,恐怕是别有用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法正等人一时间,也猜不出一个端倪。
      “大都督执掌荆南战事,位高权重,且不可轻易涉险。”
      蒋琬对太史慈不算了解,自然反对。
      而张松却道:“也不然,正因大都督位高权重,不可以轻易拒绝,以免被太史慈讥笑讽刺。”
      “是面子大,还是性命重要?”
      “大都督为丞相荆州之代表人物,自然面子重要。”
      “难道为了面子,连性命也不顾?”
      “哈,依我看,那太史子义未必有这种胆量。”
      “永年所言不差,可是只因太史慈‘未必有胆量,就要令大都督涉险,岂不是过于儿戏?”
      曹朋和法正还没说话,蒋琬和张松就争执起来。
      片刻后,法正开口:“此次太史慈相邀,也未必有恶意。
      江东使团即将抵达江夏,想来他也不敢这种时候,节外生枝。依我看,大都督可以前往赴宴。只是要多加小心,命杜伯侯率部随行……万一太史慈有诡计,也可以护大都督周全。”
      “正是,正是……孝直所言,颇有道理。”
      蒋琬和张松,立刻停止了争执,点头表示赞成。
      可是,曹朋却没有开口。
      他沉吟不语,良久后突然大笑。
      只见他长身而起,笑道:“孝直所言极是,我料那太史子义,也奈何不得我。
      就这么说,告诉太史慈的人,就说三日之后,我必赴宴……且看那太史慈究竟是什么意思。”
      +++++++++++++++++++++++++++++++
      嗯,又是一个八千字大章。
      求可否?

第678章 开府仪同三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