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呲呲!”
李秋生点燃地上倒立的,铁头木柄端外露的火捻,扭头撒腿就跑,手里火绳都扔了,主要是这玩意太吓人。
火捻的烟火直冒,两只绑在旁边两三步远,包裹着废旧皮甲山羊,惊恐的“咩咩咩”乱叫。
“快!快!快!”
鹏哥一把拉住李秋生的手,猛地发力把他拖进沙袋墙后面。
“轰!”
红光一闪,一声巨响轰鸣,原来的靶区被浓烈的硝烟笼罩,黑火药就这个坑人,烟太大。
“走走走!看看减装药后杀伤效果咋样?”
手榴弹铸造没啥难得,主要杀伤就是靠弹头铁管子,爆炸后的破片造成。
生铁浇铸就成,鹏哥在弹头模具上做了阴险的网格,也算是因陋就简的土造预制破片。
一开始为了杀伤效果,造的大脑袋,加上木柄封盖等得有三斤重,好家伙,威力惊人,但也就鹏哥自己扔的远,换别人能把自己炸了。
这次大副缩减后大概明制的一斤重,(596.8克)威力小了很多,像李秋生这样十五岁的少年,投个三四十米没问题。
像鹏哥这样的变态,一投手能扔出一百多米去,人型迫击炮的赶脚。
“鹏帅,两头羊都死透了!”
李秋生人都杀过,这点血腥毫不在意,把一头死不瞑目羊身上的破皮甲解开,刀砍不透的皮甲,不规则的弹片入口,清晰可见。
“不错不错!”
鹏哥查看了一下周边标定距离的木靶,破裂的弹片深深嵌入木块中。
“有效杀伤半径六米,致死半径超过两米!说得过去了!”
毕竟底子是黑火药,而不是后世的黑索金之类烈性炸药,连后世鞭炮里火药都差远了,要啥自行车啊!
(不会真有人以为现代鞭炮里,放的还是黑火药吧?拆一个看看,是黑的吗?)
大明八十多斤重的“万人敌”都不是用来炸的,而是靠火药点燃后,预先掺在里面的毒药,如砒霜之类产生的毒烟,和火药燃烧伤害敌人。
这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天工开物》里的原文,并不是瞎扯淡的炸弹,炸个毛啊!什么震天雷之类,稍微懂一点军事常识的,都嗤之以鼻。
抗战时期一炸两瓣,只能当烟雾弹使的边区造,大老李都不乐意用,为啥当时推崇地雷呢,就是多装药,量上去了才有些威力。
鹏哥自己估算这手榴弹威力,差不多相当于一百多克tnt的效果,毕竟人工提纯的原料,和后世工业化生产的差距太大。
也就是说,实际上他制造的黑火药柱炸药,没达到预期tnt四成的效果,超过两成,不到三成。
遗憾吗?一点都没有!要知道这可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可以由步兵投掷的实用新杀伤武器。
夸张吗?一点也不!西夷到本世纪末才有真正的掷弹兵编制,因为黑火药版的手雷太沉,都是挑选最壮硕的士兵担任。
而杀伤远超时代,普通士兵稍加训练就能使用的“手榴弹”,绝对是开了大挂。
&
第85章 手榴弹研发定型,李秋生组建工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