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了一声后,再次强调道:“你娘生你当天,还在山上抓柴禾呢。
我娘生我前,天天挑水割牛草,你别那么夸张行不行?”
这是上一世,两家母亲时常念叨的话。
张立初也听过无数遍,只是半点不以为然,嘴里敷衍的回道:“行,行!”眼睛却跟长在了人身上似的,挪不开视线。
王贞再次撇嘴,放弃跟这人沟通。
一行人到了张府,张茜草夫妻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和一堆下人已经等在门口了。
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张茜草,一见小弟扶着王贞下车的样子,心里就有了点谱,待跟小弟的眼神一对,立马喜笑颜开,双手合十,感谢满天神佛终于让老张家有后了。
扶着媳妇走近的张立初,闻言忍不住嘴角直抽,很想说一句:老张家有后跟神佛没关系,要谢该谢自己天天晚上的辛勤劳作。
可终归要脸,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一行人进了张府又是好一番热闹不提,因着王贞有了孩子,张茜草极力反对两人长途奔波回去北河村,亲自按照当初李御医留下的注意事项,照顾王贞的饮食起居。
所以王贞跟张立初两人的回乡祭祖,直到第三年,儿子张曦一岁多了才成行。
期间天佑被彻底驱除出了北地,撵进了茫茫的沙漠里,永盛王朝的领土全部被收了回来。
太子真跑来益州待了段时间,把空间跟张立初两人的来历,弄得清清楚楚的才颠颠的回去。
只是不知道是这人跟别人的脑回路不一样,还是张立初引导得好,太子没觉得两人是借尸还魂的鬼物,而觉得他们夫妻俩是上天派来解救百姓于水火,辅助祝家成就霸业的人。
回到洛邑后,太子不知道怎么跟皇帝磨的,直接给王贞求了道圣旨,封她为护国公主,后来得知了张曦出生了,又找皇帝给了刚满月的奶娃娃赏了一个校尉的虚职。
所以得知张立初跟王贞要回乡祭祖,同时把张母等人的尸骨迁回去北河村安葬时,龙安县的县令特地跟当地的富户一起筹钱,除了在北河村口,给张立初夫妻立了两座牌坊外,还在北河村里以最快的速度,修了一座比例缩小了数倍的公主府。
里面亭台楼阁,假山飞瀑不一而足,整个工程所费不菲,其中还有好些银钱是北河村里的人自愿出的。
如今的北河村又跟以前不一样了,整个村子扩大了许多,进村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路上村民们的脸上、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因为张立初夫妻地位的水涨船高,许多人都觉得是北河村风水好,
村里种出来的各种东西,价格翻上几倍还有大把的人买,仿佛吃了北河村里的东西,也能弄个国公,公主当当。
北河村的土地就更抢手了,好些官员、富户想方设法的在北河村附近买地盖宅子,连后面的云雾山上都高低错落的,建了不少屋子。
以前搬走的人,也都陆续地搬了回来,包括张大河一家,张小荷本来是嫁出去的,如今干脆带着丈夫、孩子住回了娘家,希望也能蹭点村里的气运,让孩子以后长大能有个好前程。
没办法,人云亦云的,就是这么离谱。
多少读书人、富老爷都这么想,那北河村风水好的事,肯定没错。
第二百四十章:终章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