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6、王见王[2/2页]

宰执江山 菊花换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春神诗篇数不胜数,杨素也大多看过。
      这么多描写春神美景的诗词当中,能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比雄壮的,诗隐孟然那句“气吞云神泽,波撼巴陵城”算一句;大魏诗圣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也算一句。
      可要论通篇波澜壮阔而不作儿女沾巾状,则《巴陵楼记》更胜一筹。
      因为师祖范履霜通篇没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酸楚,也不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怆;有的只是公而忘私、乐以忘忧的豁达情怀。
      杨素之所以答应小青来这里,其实也是想看一眼师祖心中的悲喜忧乐,好承他之志、坚定己志。
      三人弃船登岸来到巴陵楼下,正逢天公抖擞、雷声隆隆。
      见天沉欲雨,楼上那些文人墨客、游子书生们纷纷下楼离去,顷刻间人去楼空。
      趋名而来,又避雨而去,这大抵便是芸芸众生相了。
      杨素逆着人群上楼,等到他缓缓登上第三层后,整个楼顶已空无一人。
      望着眼前的一汪春神大泽,杨素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翠花望着杨素的背影,对小青嘀咕道:“咱家小满就是与众不同,别人看到要下雨都是往住的地方跑,就这呆子傻的别致。”
      小青望着窗边的那道孑然背影,喃喃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得了吧你!”翠花见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一屁股坐到地上。
      杨素痴痴望着眼前的江湖美景,胸中开始激荡。他从书箱里取出笔墨,用砚台从窗外随手接了些无根雨水,开始研墨。
      杨素一手端砚,一手执笔,挺腰杆如笔杆,开始在一处空白墙壁上笔走龙蛇:
      上承沧溟之水,下接浩荡之红尘。
      万丈神川谁吞吐?乾坤日月自浮沉。
      君不见逆洄可上九天极,顺流可听东海涛;
      中间无风也无浪,留白八百号春神。
      君不见春神有诗三百篇,岂敢弄斧于鲁、舞刀于关?
      如今邯郸古人意,且留拙作予己铭:
      少年及冠出山门,白衣青衫三人行。
      不看山河万里阔,但求炊烟入梦萦。
      从来意马难栓驯,恰似江水流不停。
      问君何得水如镜?心自无风水自平。
      杨素一气呵成,把手里的毛笔折成两截。他正要转身,身后却突兀响起了掌声。
      “好一句‘逆洄可上九天极,顺流可听东海涛;中间无风也无浪,留白八百号春神!”背后有人抚掌大笑道。
      杨素转身,见身后那人白面无须,身穿青底浅灰色氅衣,头戴高冠,身后还跟着一位铁塔似的壮汉,不禁皱起了眉头。
      不知为何,杨素总觉得这位商人着装的中年人长得有些吊诡。可他又想不通这人究竟哪里不对劲。
      当他与那人四目相对后,杨素的心底突然一颤。
      他终于想明白,为什么觉得眼前这人不对劲了。
      ——这位商人长了一张极为平凡的脸,却生了一对鹰隼饿狼似的眼睛!

46、王见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