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3章 唇亡齿寒[1/2页]

唐末昭宗 懒得翻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砰!”
     一张桌子被掀翻在地,上面的东西散落得到处都是。
     尤其是浓黑的墨汁,将地面也弄得斑斑点点。
     本来暗红的地板,立刻变得斑驳不堪,仿佛如朽败的树木一般。
     “贼子,尔怎么敢?”一个须发皆百的老者怒喝道:“白川,你难道就一直无计可施吗?”
     接到徐州事件的处置消息,鲁儒的大本营青州是一片哗然。
     适逢此时,白川又潜回来,立刻被儒门首脑召回门中。
     “朝廷控制之下,儒学日渐凋零,颖山先生,计将安出?”白川小心翼翼的补充道。”
     他可以藐视全长安的儒生,但是面对眼前的老者,白川却大气都不敢出。
     没办法,此人地位实在太高,就算是孔纬这位孔家后人,都得尊称老师呢!
     “还能怎么办?让李晔重新审理,为被杀的儒生昭雪,否则儒门将斯文扫地!”被称为颖山先生的老者,冷冷哼一声又接着道:
     “裴枢开辟幕府前,吾是再三嘱咐,切不可选派酸腐之辈,尔为何不听劝告?”
     “这……。”白川的脸上露出几分苦涩。
     朝廷不再推崇儒学之后,年轻一辈迅速改换门庭,他们或学法律,或学数理,更有甚者竟然还做起商人。
     就连地方的儒生也做出改变,为了能够进入议政院,他们甚至不再自称耕读人家。
     纷纷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工商精英,为了下民的利益作斗争。
     尤其是有些人当选县令之后,这股风更是越演越烈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他又去哪儿找合适的人手。
     “说!”颖山先生喝道。
     作为一名儒士,开门见山是不合乎礼节的。
     但现在事态紧急,朝廷大军已经横行关东。
     如果再没有应对之策,恐怕朝廷大军进入河南道(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各一部)时,鲁儒就将行销瓦解。
     白川略一踌躇,说道:“不瞒先生,儒门之所以鼎盛,无非是能售与帝王之家。
     如今皇帝取士不再委以重任,而是由从九品做起。
     到正七品县令,需要十年的时间。
     但是,皇帝又在忠武、淮西等地试验选举制。
     即一县、一乡、甚至一村之长皆由百姓选举,朝廷不再委派官员。
     换而言之,从今往后,商贾、工坊主,甚至是戏子都可以主政一方。”
     “胡闹!”颖山先生怒喝道:“如此,纲常必将大乱,华夏必沦为夷狄之国。”
     白川道:“不仅如此,李晔还强制规定,年满六周岁的孩童必须入学读书,就算女孩也必须接受教育,否则父母就要获罪。
     如今朝廷所到之处,官员们下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学。
     而且还要在十年内做到,乡有小学、县有初中、州有高中、一郡之内必须有大学。
     此类学校中,完全不教授四书五经,而是以语文、数学为基础。
     小子忧惧,不出十年之内,儒门将再无容身之所。”
     “糊涂!”颖山先生又吼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舞文弄墨,这天下难道要牝(pìn)鸡司晨吗?”
     牝就是母,牝鸡司晨就是母鸡报晓,一般是比喻妇人篡权干政。
     本朝前有则天皇帝,后有韦后作乱,儒生们本就心有余悸。
     加上男女混杂而居,不是和蛮夷一个样子。
     真要贯彻下去,儒家坚持的“礼”更崩得一塌糊涂。
  

第373章 唇亡齿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