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关起来[2/2页]

贵女当家 佛前青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那时候特地排队来买咱们烤的鱼的富绅可多了,可是筹集了不少善款,哥哥,你还记得不?”
      谨行一听,自然点头道,“这个是自然的,我们还得了青藤先生的赞扬。”
      对于这点,谨行觉得挺对不起妹妹的,因为妹妹把所有的功劳都算在了自己头上。
      正是因为有了青藤先生的表扬和引荐,他在父亲带着母亲妹妹去广州任上,他才能到京城的国子监来读书。
      虽然到现在也没中进士,花了银子去兵部当个笔贴式。
      不过,因为青藤先生的信,也使得他当年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挺受祭酒大人重视的。
      无他,青藤先生乃是仁宗皇帝的师叔。
      当年青藤先生还在京城的时候,也是仁宗皇帝的棋友。
      只不过,青藤先生在五十岁那年不知怎么回事,放弃京城的一切,去了江南开了书院,教书育人。
      虽然再也不曾踏足京城半步,可他的当年的风采,现在京城的老少说起来,还是津津乐道的。
      谨彦点了点头,又道,“哥哥,你说好笑不,会稽县最多的就是河鱼了,怎么捉也是捉不完的,可你猜七皇子说我啥?
      他说我偷鱼拿去卖银子?
      还是偷了观音庙里的放生鱼去卖!!”
      会稽县水多桥多河多,鱼是怎么捉也捉不完。
      富人嫌弃有腥味,穷人呢嫌它难侍候,刺儿多,会卡喉咙。
      所以,在会稽县的菜市场,真没人卖鱼。
      要吃鱼多简单,你一出家门,都不用走几步路,直接下个网子就成。
      这也是谨彦和谨行捕鱼然后剥鱼,再来进行烧烤义卖会被青藤先生高看一眼的缘故了。
      因为二人的义卖压根不用花什么银子的本钱。
      而那鱼呢,烤得也挺不错,青藤先生亲自尝过,腥味没了,口感也好,特别香。
      特别是谨彦还说,这烤鱼是哥哥教她的,她哥哥常给她烤鱼吃呢。
      他们兄妹俩的感情好得巴拉巴啦的。
      那时候谨彦才七岁,梳着双丫髻,粉雕玉琢的样儿,可爱得不得了。
      再加上谨行在书院成绩不错,又关爱妹妹,还是沈三的儿子。
      沈三虽然不擅长拍上司马屁,但是,对于农事水利方面,是极为专注,也肯下功夫。
      在会稽县的民声,还是挺不错的。
      所以,对于青藤先生来说,谨行自然是个愿意值得培养栽培的对像。
      而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和语气来描述,在七皇子看来,就成了谨彦偷蒙拐骗抢了。
      鱼不花银子买的,是事实,那是因为多的是。
      可在七皇子看来,不花银子,不是偷,那自然是拐骗了。
      至于把偷或者拐骗来的鱼拿来卖,自然算是抢了。
      在场的人都知道,是谁把事颠倒和七皇子说的。
      虽然谨沅摆着一幅与我无关,我是无辜的样子,可是,杨氏和谨行压根不信。
      杨氏是个果断的人,第一时间让薛妈妈“送”了谨沅回院子。
      并且把谨沅院子里从一等到粗使给全部给关了起来让薛妈妈好好审问一二。
      谨沅这些日子来,没有出过房门,但是对一些事儿,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之前杨氏是睁只眼,闭只眼,可现在,这肯定是不行的了。

第二十一章 关起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