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54.昔年热灶成冷灶 望穿正宫入偏宫[2/2页]

红楼之荣府长房 圣手镇九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颜氏点点头:“东南暴乱时,康王姥爷挂帅征伐,在战场上得了一块血玉,经巧匠打磨,做成玉佩三对,分别为鸳鸯、鸾和、凤凰,鸳鸯佩送了裕王姥爷,凤凰佩奉给太宗皇帝,鸾和佩给了娘亲,我在抓周礼上拿走了裕王姥爷的一只鸳鸯佩,另一只后来赏了兴武,太宗皇帝栓婚时赐了凤凰佩,鸾和佩添进了嫁妆,如此机缘下,这三对玉佩竟全到了我的手上。”
      皇太后好奇地问:“那另外的五块玉佩呢?”
      颜氏回道:“因是三位姥爷的赏赐,除鸳鸯玉佩是我和兴武分戴,另外两对都仔细收着,今日郡主得了一块和佩,另一只鸾佩待其大婚时相赠姑爷便好。”
      众人恍然大悟。
      颜氏把小郡主抱在怀里:“小姑娘有福啊,我还真怕你小人家看不上老王爷的玉佩。”
      小丫头乐呵呵的,颜氏亲了她一下:“跟姑姑出宫玩儿两天好不好?”
      太后假意向太子妃笑道:“赶紧把咱们瑶儿抢回来。”
      太子妃凑趣:“孙媳正愁着她忒能吃,巴不得有人愿意接手养几天呢。”
      太后乐了:“堂堂皇家还喂不饱小郡主?不怕传出去叫人笑话。”
      颜氏逗着小郡主说:“您不知道,萱儿就稀罕妹妹,叔叔家的堂妹还小一个月,整日被她抱着不撒手。”
      “嗯?”皇后问道,“你们家二房有个年纪一般的小姐。”
      “是。”颜氏回道,“虽不满周岁,性情是乖巧不过的,由着萱儿折腾,也并不大哭闹。”
      皇后点点头:“你们家的姑娘都是不错的。”
      周岁宴结束,颜氏向皇后请命:“我代您送老太太回銮。”
      在场的命妇不少,皇后还需留后应付,既然颜氏有意,正好顺水推舟地应了。
      劳累大半天,老太太不太撑得住,颜氏即道:“您先歇着,赶明儿我再过来请安。”
      “也好。”皇太后按了下脖子,“你也早回去休息。”
      浩浩荡荡离了正殿,颜氏刚要上撵,一眼瞥着提箱的小宫监与太医躬身立在路边,因问道:“哪位主子不舒坦?”
      太医磕一头说:“回殿下,明太妃犯了旧症,臣奉懿旨,日日过来问疾。”
      颜氏微微颔首:“你帮我带个话,过两日我去给太妃请安。”
      太医答应一声:“是”
      “咣当”明太妃手松碗落,“她真是这样说的?”
      “是”太医有些摸不着头脑。
      明太妃冷笑道:“她竟能把我们这些为妃做妾的看在眼里!”
      太医不敢搭话。
      晚上贾瑚还问妻子:“可办妥了?”
      颜氏摇摇头。
      “嗯?”贾瑚颇觉诧异,“你没见着元春?”
      “见到了。”颜氏淡淡地说,“老虎生了翅膀,龙麟都该忌惮三分。”
      贾瑚皱眉:“我也是担心有了急事儿她没个帮扶。”
      知道妻子今日入宫赴宴,贾瑚想叫她把荣国府在大内的人脉转给堂妹几个,颜氏还没下定决心便被抱琴膈应了一下,金昊又乱入打岔,索性将其丢在了脑后。
      “劝你别做国舅的美梦。”颜氏“哼”一声,“就算有那一日,贾宝玉、贾环也排在前头。”
      “我哪里是为这个想不开。”贾瑚拉着妻子坐在床上,“爷爷和东府大爷爷过世时,都拿阖家前程托付给我,东府有蓉儿和蔷儿在,再照看十年八年,叫他们撑起局面足够了,二叔毕竟是爷爷的亲儿子,我如何能撒手不管?”
      “好。”颜氏眯起眼,“我听听你的打算。”
      “贾珠虽然沽名钓誉,论起实学还是有的,他若在世,谋个进士功名不算难事,凭着荣国府的势力,熬到四十来岁也能做个二三品大员,只可惜天不假年——”贾瑚长叹一声,“宝玉白长着一副聪明皮囊,让老太太养的整个儿是彻头彻尾的草包,有福气做个富贵闲人,没人照看——怕连家财都守不住。”
      颜氏笑了笑:“娶个厉害媳妇就什么都不愁了。”
      “贾环有心计,可惜是庶出,据我近来了解,他的心性——”贾瑚摇摇头,“若能跟宝玉换一换,说不准还是二叔的福气。”
      颜氏说道:“你忘了,贾兰才是二房正经的长子嫡孙。”
      贾瑚苦笑:“想在第三代上出头,第二代起码需说得过去。”
      颜氏比较在意的是:“咱们这边的二房你又是如何打算的?”

54.昔年热灶成冷灶 望穿正宫入偏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