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84.福祸相依言常理 转危为安岂偶然[2/2页]

红楼之荣府长房 圣手镇九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女孙,外具景桓擅杀征战勋将,平阳倚恃帝亲,三子并列侯尊。揽阅前史,今日贾门与昔时卫霍何其相类?兴武功高、威震四夷;元春执帚,将备西宫;姻亲子侄,布列朝堂;予之跋扈,胜于馆平;忠恂虽疏,贵于李敢;子女嗷嗷,爵秩高登。更假时日,因予殃族,祸及夫家,虽死难赎。旧有扫把妇人,居家则伤父兄、既嫁必妨夫子,言与予身,殊为近合,假使今时暴亡,近可为贾、颜福祉,远可全舅、弟慈仁,未必不为大幸——永泰八年冬月朔日”
      皇帝垂泪叹息,贾瑚更加悔痛,整座东宫,俱显哀音。
      事涉皇家,纵有免责声明,敢毛遂自荐的也属凤毛麟角。不少亲贵显官倒荐了许多大夫,可惜一日下去都不见妙手的功效。
      即至次日下午,眼见夕阳将落,皇太后大哭:“难道偌大的大青国,连救一救雪儿的人都找不到一个?”
      太医们都做了迁怒对象,去奉先殿祷告回来的金琮直接扑到院使身上动武行:“我要姑姑醒过来!我要姑姑醒过来。”
      金晏见闹的不像,赶忙把侄子抱开:“大公主已经是这样了,你们还不拿出压箱底的看家本事,难道真的不将九族放在心里?”
      “殿下,臣——臣——”死马当成活马医也得有医治死马的法子,横不能一通乱扎或是随意处方。
      顺王妃开解太后:“这许是公主的命,您也不要难过,万一伤了身子,反倒叫她不安。”
      康王妃也安慰丈夫的亲姨妈兼二大娘:“媳妇就没想到这丫头如此没福,白费您疼她一场。”
      “哪里是我疼她!”皇太后搂着越城郡主嚎啕:“是我对不住她——是皇帝对不住她——不是我们负了她,哪里会有这样重的心思,竟到如今的地步!”
      雍亲王就不乐意看到为一妇人闹出上皇驾崩的排场,梗着脖子说:“陛下,鲁国公主忽然暴病,想来是因为没有承受滔天恩德的福气,还是早早预备后事,清净宫闱才好。”
      “四哥说的是,早送公主走了——”
      “混账老婆!”忠恂王妃的话没说完,太后转头就骂吴太妃,“打量我不知道你们的算盘,不是大公主在前面挡着,现如今你是早搬进宁寿宫去了是不是?因着挡了你们的路,个个盼着她不好,你们在皇帝跟前嚼舌头逼死了她,看我能饶过哪个!”
      吴太妃与二子二媳都跪了下来。
      正闹的不堪,夏守忠连滚带爬跑进来:“陛下,有人揭榜!有人揭榜!”
      皇帝终于解脱:“快传——请了来!”
      过不许久,内监引进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丈,皇帝一怔,在其行礼时问道:“老者高寿?”
      老丈答道:“腐朽八十有六。”
      皇帝有些犹豫,太后已经催促:“快请先生诊脉。”
      “先生请。”皇帝也顾不得许多,“但要治好公主,朕不吝封赏。”
      老丈依命近前,试了脉息后捻须颔首,将封穴金针逐一ba出。
      及于百会穴,老丈说道:“请借银针一用。”
      御医慌忙奉上。
      老丈这才ba了头顶的金针。
      老丈虽已垂暮,施针之际显见内行,足用大半时辰方才收手,擦着额头薄汗起身说道:“公主症险,还需施针三次方能济用汤药。”
      贾瑚大喜:“以先生言下之意——内子还可痊愈?”
      老丈看了他一眼:“两个时辰后施针公主即能恢复生气,再隔两个时辰可渐苏醒,如无意外,六个时辰后有望起身。”
      贾瑚纳头便拜:“先生大恩,小子敢不答报!”
      “将军请起。”老丈躬身回了半礼,“此腐朽本份。”
      “来人,请先生暂于偏殿歇息,敢要怠慢,绝不宽赦。”皇帝向皇后打一眼色,都劝皇太后回銮稍歇,听候消息。
      皇太后走前犹不放心,驻足询问老丈:“请教先生,我们大姑娘是什么病症。”
      老丈沉吟片刻说道:“这是孕期忧思过度的月癫之症,早年必曾发作,想是未加重视,这才失了调理。”
      贾瑚连连称是:“先生说的不差,内子在去年年节便曾昏厥,那会儿正有身孕。”
      老丈摇摇头:“若放宽心境,也不致今日这等严重,忧虑至极乃是根源,如不在这上头下功夫,再要复发,即是扁鹊再生也难回转。”
      贾瑚长揖:“瑚受教!”
      皇太后这才叹息着回銮。

84.福祸相依言常理 转危为安岂偶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