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25.七五长寿待同庆 三八远客登门来[2/2页]

红楼之荣府长房 圣手镇九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妻、薛蝌兄妹依次见礼,颜氏各有表礼赏赐不提。
      张夫人不愿拂逆婆母,即教凤姐安排酒席房舍,李婶儿十分推辞,无奈盛意难却,到底应准下来。薛蝌兄妹本要倚仗贾家势力,自然求之不得,独王仁夫妻自回家中不提。
      李纨的两个从妹长名李纹次唤李绮,加上薛蝌胞妹宝琴,个个算得上水秀钟灵、百里挑一的人才,颜氏瞧着喜欢,当面吩咐林之孝:“好生伺候贵客,短了东西尽可找你二奶奶支用。”
      林之孝满口应承,李婶薛蝌复又谢恩。颜氏知道自己在此多有不便,略坐一坐便回东大院去了。
      次日探春来给贾茗兄弟送肚兜,颜氏顺道留她问话,探春倒对宝琴赞不绝口:“据我的浅见,连她姐姐在内并这许多人都不及她。”
      颜氏略感诧异:“这却奇了,想他薛家能有多少底蕴,竟可教出不弱公门的千金?”
      探春微微含笑,颜氏又问夏莲:“昨儿讲薛家为送亲而来,不知配的是哪家姑爷?”
      夏莲答道:“是梅翰林的三公子。”
      “梅翰林?”颜氏想了想方问,“梅鸿喜么?”
      夏莲回了个“是”字。
      颜氏愈发困惑:“梅家长子娶了董家千金,听说次子新定了黄大学士的孙女,三子——是庶出?”
      “那倒不是。”夏莲解释,“梅大人原籍浙江,早年进京应试,路过江苏时遇到劫匪,不但钱财被掳劫,自己亦受重伤,恰巧薛二爷置货回乡,将他救回家去照料了数月,又赍发盘缠资助其北上,梅大人感念恩德,这才与薛二爷定下秦晋盟好。”
      颜氏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探春笑道:“听姐姐这般说,也算是天作之合了。”
      颜氏但笑不语。
      送走了探春,夏莲回来问道:“主子,您方才是故意的?!”
      “玉字辈的姑娘,要论能干,这二姑娘并不输给三个姐姐,可惜不会投胎,偏生是庶出。”颜氏面上遗憾,心里却觉庆幸:荣国府的嫡小姐,哪怕是二房的,将来议亲时也必抢手。
      夏莲一面打叠针线一面夸赞:“果然下了大工夫,难为二姑娘小小年纪能受这份累!”
      貌似无意的震慑行为更容易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颜氏主仆的对话明显刺激到了探春,她从来知道公主堂嫂能干,却没料到连一个从三品的翰林都能洞悉的如此清楚,见微知著,很难想象世间会有她掌控不了的私密。
      侍书听得里间动静,掌灯进屋询问:“姑娘,怎么还不睡?”
      探春坐起身:“你上来和我说说话。”
      侍书便道:“莫不是您给两个哥儿做的针线不合适么?”
      探春摇摇头:“我是在想府里的事儿。”
      “哦?”侍书奇道,“府里近来事事顺畅,您为哪一桩烦心?”
      “荣国府——”探春好似自言自语,“是哪个在做主?”
      侍书怔了怔:“自然是老太太与老爷太太。”
      探春“嗯”了一声:“将来——将来如何?”
      侍书犹豫了片刻方道:“老太太虽然偏疼宝二爷,怕是——”
      探春幽幽叹息:“怕是越不过瑚大嫂去!”
      “姑娘,好好的您怎么说起这个来了?”侍书宽慰道,“老太太尚在,比照世子妃与宗王妃旧例,您怕用不得两年也要出阁,那会子依旧从荣国府抬出,这份体面是少不了的。”
      “终究是不一样的!”探春摇了摇头,“大哥哥的功劳大嫂子的体面,甭管世子妃还是皇子妃,两条倚仗缺一不可,你再看看咱们房里,珠大哥哥青年早逝,二哥哥懒怠仕途,环哥儿又冻脚猫似的指望不上,单靠大姐姐独木支撑,哪里能济事?”
      侍书便道:“您和瑚大爷是一个亲祖父的兄妹,只要时常走动,瑚大爷与公主大奶奶自会虑及您的前程!况且宫里还有侧妃娘娘与皇孙在,您的终身未必差两位姑奶奶许多。”
      “我原以为大姐姐能得两个皇孙,根基已然稳固,如今看来,怕是依旧比不了瑚大嫂子。”探春感慨一回又问丫鬟,“你的名字是冲了大嫂子的?我予你改一改?”
      侍书笑道:“主子,老太太早先是提过的,公主大奶奶并不在意,又讲‘天下的学者都避不开文房四宝,正因字儿好用的人才多,避是避不了的。因着如此,奴婢的名儿并未换去。”
      探春点点头:“罢了!”

125.七五长寿待同庆 三八远客登门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