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红烛泪(三)[2/2页]

浮生若幻 繁华一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庄户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实,人的身体也暗合此道!如今正是隆冬腊月,天气严寒,北风料峭,老太太也该多吃些,补补身子!”
      沈母望着满桌子美味佳肴,委实提不起一点兴趣,于是叹了叹气,道:“知道你有孝心,可是人老了,胃口也变差了,吃什么都没有嚼劲,还不如清汤寡水来得舒坦呢!”
      陈氏猜料沈母是吃多了油腻,遂神情平和道:“老太太怕是吃够了这些,瞧着也没胃口,要不我吩咐春芝下去,再传几道小菜进来?”
      沈母摆了摆手,道:“不用麻烦了,我凑合着喝些清汤就好!”说着,果真吩咐大丫头立春盛汤。
      吴夫人反应机敏,赶紧从立春手里要过青花瓷碗,仔细捞了大半碗热汤出来,然后小心翼翼放到沈母面前。
      沈母瞧她还有点孝心,就随口关怀道:“对了,玉堂去安徽访查商机,什么时候能赶回来?”
      吴夫人听了,面露担心道:“原本该是他哥去走这一趟,可他自认为年已弱冠,可以出去闯练闯练,硬缠着老爷要了这桩差事,如今一去大半个月没有音信,我心里也是担忧不已!”
      “孩子大了,不能一直攥在手心里,早晚该放出去历练闯荡!”沈母语重心长地说着,“虽说玉堂从小没出过远门,可他为人慷慨,善于交际,各省各府的朋友不在少数,如今这世道呢,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有那么多朋友,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吴夫人听了一番劝慰,虽然心里依旧悬着,可当着婆婆的面,终究还是装出一副心安模样。
      这时候,陈氏身边的大丫头春芝焦急走进来,因为瞧见众人还没结束用餐,只好压抑住心底的急切,挨着雕花门扇探头探脑。
      陈氏无意间瞥见她,连忙招呼她进来回禀。
      这春芝也是个晓分寸、懂规矩的可人儿,袅娜走到一桌子内眷面前后,面带恭敬福了福身。
      沈母见她惶惶而来,心知有事情要找陈氏商议,于是直接问道:“怎么?有事回禀?”
      春芝嫣然一笑,抬起头来回道:“回老太太,三老爷从苏州府回家来了,奴婢是来请太太回落梅院的!”
      陈氏两个多月未见丈夫,心里固然想念得紧,可女人一上了岁数,仿佛爱情已经靠边站,尊老教幼才是重中之重,于是紧闭双唇,恭恭敬敬坐在沈母肩边布菜。
      沈母老于世故,早看穿了儿媳妇的心思,于是从容笑道:“老三难得回家一趟,你快回去看一看吧,老身这儿总有他们呢,用不到你尽孝心!”
      陈氏纵然归心似箭,可眼见众人吃得正津津有味,委实不好意思中间离席,于是满脸踌躇做不下决定。
      吴夫人夹菜的功夫,见她还滞留在绣凳上没走,爽快笑道:“弟妹不肯走,难不成是怕我介意吗?弟妹尽管放心吧,我虽然嘴上功夫不饶人,可绝不是那尖酸刻薄气量狭小的人!”
      陈氏赶忙道:“二嫂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天大地大,长者为尊,老太太尚且还在桌上用饭,我哪敢随便离席呢?”
      沈母听完,最先觑了吴夫人一眼,而后才转过头来对向陈氏,道:“别看他是个人精儿,可你倒是个糊涂鬼!孝敬,原也不在这上头比较,什么晨昏定省、侍奉汤药,哪一个不比这尽孝?”
      沈复听见沈母夸他,眉飞色舞要去歪缠祖母,幸好陈芸有眼色,及时制止了他的胡闹。
      “快去吧,别让你老爷等急啦!”沈母气势不容拒绝,几乎是在下逐客令赶人了。
      陈氏不敢忤逆婆婆的意思,连忙从黑漆描金绣凳上站起来,而后恭恭敬敬福了福身,又无声无息退出去。
      沈雪茹目睹母亲出去,又听闻教子严苛的父亲大人回家来,忍不住送给沈复一缕同情目光。
      沈复见她赤裸裸嘲笑自己,抑制不住腹中满腔怒火,气冲冲地瞪着妹妹表示反抗。
      陈芸的座位得天独厚,正好将两人剑拔弩张那一幕看个完全,于是悄悄贴到沈复耳边,轻声细语问:“你和她往日无仇,近日无怨,怎么每回坐到一起,从来没有好聚好散过?”
      沈复凝神思索片刻,眼见得沈雪茹开始朝自己看来,迅速贴到陈芸耳边唧哝不停。
      沈雪茹心思简单,眼看两人打喳喳,心以为两人在私底下败坏自己,于是又急又气,忍不住拉了正在用饭的沈雪琴,问:“琴姐姐,你说他们俩说什么悄悄话呢?”
      沈雪琴大大落落,笑道:“我们只管吃我们的饭,何必多管闲事,管他们说什么话呢?”
      沈雪茹满脸郁闷,从鼻翼重重喷了一口气,然后气咻咻夹了根菜放在碗里,随后又瞧了一眼眉目传情的哥姐,才郁郁不乐地扒了一口饭。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十章、红烛泪(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