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北候是当初跟着公孙白启起家的老兄弟了,生死与共几十年的时光。
一品武职一律封侯,正字为征,从字为镇,四个常设官职便是东南西北,漠北以北为尊,征北镇北武候在各自的品相里头是最高的,也就是说这位征北候论权势只在公孙白启之下,实打实的漠北十州二把手!一位小圣武者。
漠北王府的望北殿又被南明北元“戏称”满清小朝堂,一国一品武职只有八位,正从各四人共八位军候,只有满清共有十六位,先上任后接旨的惯例就是从那时候开启的,‘八位一品军候已经被我册封了,你朝廷认还是不认?,‘那我就认了吧!可想而知满清开国大帝青级的心里路程是何等的波澜起伏,据说当日坑杀数十万战俘。
公孙白启和青家的香火其实在那十八道圣旨中就已经用完了,一道圣旨用去一分,直到第十八道彻底用完,‘你既然不信任我,我又何必为你青家卖命其实这个道理天下都懂,甚至有一些私下推崇漠北的中原读书人议论你满清皇帝若用人不疑有大气度怕是元人这个北现在都没得用了,到时候携吞天之势南下攻明何愁不能定鼎天下立于南赡上国之尊?
征北候是公孙白启的幼时同窗,毅然跟随后者弃笔从戎上马背打天下,公孙白启打过的恶战他征北候没落下过一场。通玄以后武者的生育能力几近丧失很难在诞下子嗣,老候一声戎马,膝下男丁战死殆尽,唯一的一个根独苗儿子也在几十年前例行巡视边关时被北元派出武道高手掳走,伪造成遭遇战之后全军覆没的假象,其后花了十年时间对老候攻心。
权势荣华财帛数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位老人唯一在乎的是什么?只有天伦之乐子孙安康了。惊变之后老侯终日在家中枯坐以泪洗面,一位小圣武者短短数日中就从中年模样变为迟暮老者,当初打天下还剩下的老兄弟们也都束手无策,公孙白启直接发兵北上伐元一度攻打到草原腹地,又被第二任皇帝青仁连下数道圣旨“苦苦”劝回!意说天下初定百姓安康不宜妄动干戈!
看着匍匐在地上的白发老兄弟面显中年样貌的公孙白启想到了年少学塾时那段意气风发的对话。
“胡人又屠一城,加上南人在内已有数千万百姓生灵涂炭了,我恨有笔无刀不能杀尽胡蛮!”一位少年看着手中的“时势报”怒声道。
“白启,再这样下去我东人和南人迟早会被这个北蛮子杀绝,我打算弃笔从戎提刀杀蛮,你跟不跟我去。”一位稍大些的俊雅少年问道。
“好,我听大哥的。”
一座郡城的小小学塾,两位青涩少年毅然放下苦读了十年的圣贤书离乡从军,两个手无缚鸡之力学子的决定打翻了“百城”割据的巨舰,为生活在中原上的数亿百姓谋得了安身之所免遭兵乱,填覆了胡人、中原军阀掀起的血海。
“你我携手走过了百年岁月的腥风血雨,最终却还是如此,我愈发确定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公孙白启往殿外走去,“冉闵跟我来。”
望北山只是一座非常普通的石山,但威震天下的漠北王在此建府坐南望北之后便再也不再普通,再过百年之后这座石山也不会归于平凡,因为这记载了太多关系天下苍生的决议和“痕迹
第二十五章 “芒种”世子,字九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