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一抹讥讽般的笑容,随即又叹气一声,幽幽言道:“那巨刀应是乌丸的那把骨刀,孟萧跟我们耍了个小心眼呐,没事,无伤大雅。不过,如此邪物不能进太和山,污了这清净地。这也是祖宗的遗训。”说罢,便一步跨进了大门。
进了大门,便有道士诵经之音如天宫奏乐般隐隐传来。香炉青烟徐徐向上,盘绕在整座紫霄宫上方,始终环绕不散,使得从这里看向紫霄宫后方的群山都有些影影绰绰。
清香扑鼻、仙气环绕,紫霄宫宛如天界。
进了太和山,自那“治世玄岳”的石质牌坊开始,所有道观、建筑其实都隶属于紫霄宫。只是到了这里才是紫霄宫的正殿所在。也是月华真人平时的居住之所。
师徒二人过了前殿,来到紫霄宫正殿“紫霄殿”前,占地极大,有两层巨型石台,叠落在一起,石台边缘,无不是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两层巨型石台中间,是九百九十九阶台阶。在第一层石台的正中央立有一巨大的三层香炉,清香袅袅,有一小道童垂立于香炉旁。
月华真人沿石阶上到第一层石台上,站定于香炉前,那小道童立刻恭谨行礼,声音还很稚嫩的道:“恭迎掌教真人回宫。”
月华真人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道童的耳朵,和蔼的问道:“太上感应篇可背的熟了?其他功课可有落下?”
小道童并不回答,只是咧嘴笑了,并重重的点了点脑袋。
老真人继续沿石阶向上,向着第二层巨型石台走去。小道童喊了声:“守元师伯。”便与守元并肩跟在月华真人身后,只不过,还是要比守元道人慢了半个身位。
在第二层巨型石台之上,紫霄殿坐落其上,是一座两层的高大建筑,其高大规模当真不输洛阳皇宫的大殿。虽说只有两层,但其第一层的高度就足以堪比一般三分之二的城墙。第二层相比第一层要略矮一些,但整体高度,已是洛阳城最高大雄伟的“永天门”所不能比拟的了。三个辈分师徒的三人,站在紫霄殿下,宛如蝼蚁仰望大厦,渺小不可言。
巨大的殿门之上,正中的那块牌匾书写着“云外清都”。守元道人看着这四个字,有些出神,想起踏元小的时候,牵着自己的手,站在紫霄殿前仰望着这四个字,稚嫩的问着:“守元师兄,为何这大屋好似比这座山都大,却从山外看不到呢?”
gt 就在守元道人有些出神的时候,月华老真人独自进了好似有些昏暗的大殿。身后的一大一小两个道士,并未跟随,只是在殿门外恭谨的等候。
殿内只有巨大的三清神像前的香烛在燃烧,可是这殿太大了,怎么都觉得昏暗。月华真人从一处供盘之侧取了三柱清香,不急不慢的伸进一处火苗之中。片刻,老真人拿出清香,很随意的用手扇了扇香头火苗,待火苗熄灭,燃起袅袅香烟,依次用左手中指和拇指把三柱香,别分以中、左、右的顺序插进神像前正中间的香炉。
三清祖师,无不是低眉看着这位紫霄宫的掌教,对他们行了很正式的三拜九叩的礼数。最后月华真人声音虔诚的言道:“弟子月华回山,此行见了世间太多的天灾人祸、人心险恶,请祖师爷保佑,还天下一个太平。”
等月华真人从殿内出来,守元道人躬身向前一步,站在了月华真人身侧,只听见月华真人淡淡的言道:“万物皆有阴阳,凡事物极必反。这些年我紫霄宫名头太盛,则离衰不远。传话下去,从即日起,除了你师弟,紫霄宫所有道士封山闭关。”
守元道人点了点头,又把身子躬了躬,问道:“不给师弟回个信吗?那姓公孙的少年该如何处理?是即刻让师弟带回山?还是……?”
老真人,背对着紫霄殿大门,沉默了片刻才言道:“罢了,我一会儿给袁刺史写封信,你给送去,顺便给你师弟捎四个字。”
守元道人抬头看了一眼老真人,随即又赶忙把头低了下去,言道:“请师尊示下。”
“无所达致。”
守元道人继续问道:“那用不用弟子顺道去趟并州?”
老真人一指守元的脑袋,“呵呵”的笑道:“刚说封山闭关。”而后停顿了片刻,又言道:“踏元回山前,会去并州的。即使踏元解决不了……现在天机阁的刘阁主恐怕也倾巢出动在赶往并州的路上。”
当月华真人提到“天机阁”三字时,守元道人明显神情一滞,但随即恢复如常。
“玄天,给师祖爷爷研磨去好不好?”月华真人动作慈爱,牵起了小道童的稚嫩小手。
那小道童咧嘴一笑,点了点头,但语气依旧很是恭谨的答道:“是。”
就这样,名动天下的月华真人牵着一个孩子的手,沿第二层石台的汉白玉栏杆向着紫霄殿一侧缓步走去。其间不乏一老一少的笑语嫣然。守元道人,依旧略弯着身,跟在二人身后。
不过,现在如有第四个人在场,谁能想得到,那为了迁就旁边一侧孩童而佝偻着身体的慈爱老人便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紫霄宫掌教?如此人物回家,也不过是自己的徒弟和平时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小道童两人来接?
不过谁又知道在平日里,是玄天照顾月华,还是月华照顾玄天?
(本章完)
第74章 紫霄宫中的紫霄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