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晃脑道:“陛下勿忧,依小老儿看来,陛下梦中见到的这位千足道人,所说天机绝对不假!”
张献忠惊道:“那依法师之见,这千足道人真是位神灵啦?”
五罗散人笑道:“陛下,可还记得日间所救那条大青蜈蚣么?这道人倒非神灵,却是位修行千年的地仙!”
张献忠愣了半晌,终于明白:那道人自号千足,蜈蚣不正是千足之物么?而他一再说自己于他有救命之恩,敢情就是指日间将他从鸡嘴下救走之事了!
张献忠恍然道:“原来如此,看来这蜈蚣倒也是个重情义的畜生!只是他所说的‘魔宗修真之法也太过荒诞,不知可信否?”
五罗散人道:“我道门自太上老君开宗立派,已逾千年,其流派之多,法门之繁,绝非旁教可比!至于仙魔二宗修真之事,小老儿倒也知晓不少。这‘仙宗始于秦末,‘魔宗始于两汉,二宗各师各法,均有成效。只不过‘魔宗修真之法惨无人道,向来为‘仙宗所不齿,确实有违道门去恶向善之宗旨。但天下万物,运劫相生,依小老儿看来,‘魔宗所修法门倒也并非逆天而行,只要因缘际会,趁便修炼也并无不可。而那三颗囚魂珠,小老儿也曾听闻,确有此物。传闻当年苍云真人借来这三颗灵珠降魔之后,有意让它们流落民间。”
张献忠不解道:“说来这三颗灵珠乃绝世奇宝,苍云真人却因何要将其遗落民间?”
五罗散人道:“正如千足道人所言,这三颗囚魂珠有其长亦有其短,苍云真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玄机。这位天师是玄门正宗传人,但他却有位心术不正的师弟,老早就觊觎这三颗灵珠,想借助灵珠之力修成魔尊。苍云真人唯恐他这位师弟得到灵珠后大开杀戒,涂炭生灵,是以尽收蜀中之妖后,便悄悄遣人将三颗灵珠送到民间藏匿,对外却说灵珠是被歹人给偷走了!”
张献忠听完五罗散人的话,沉吟不语。他动心了。
的确,如今的大西王朝已是四面楚歌,城破兵败只在朝夕。面对这样一盘死棋,张献忠已感筋疲力尽。
既然霸业无望,何不去追求那千秋逍遥?蓦然想起那千古名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张献忠热血开始沸腾啦。
他轻轻咳嗽一声,面色凝重的对五罗散人说:“法师,依你看,敬轩有没有资格做魔尊!”
五罗散人是何等精明之人,张献忠那凌厉的眼神已让他明白一切。当下淡淡一笑,道:“陛下欲要云顶逍遥,小老儿自当竭力相助!”
张献忠点头道:“如此最好!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三颗囚魂珠,敢问法师,该如何寻法?”
五罗散人想了想,说:“不瞒陛下,小老儿师出青城山天师洞,先师正是张天师五十一代传人云阳真人。先师在时,只因我乖戾不法,遂被逐出门墙。当年尽降蜀中妖魔的苍云天师是小老儿祖师,因此要寻这三颗囚魂珠,只须去青城山天师洞走得一趟,必有线索!”
张献忠大喜道:“想不到法师师出名门!既如此,法师对这三颗灵珠的下落也一定有所了解,何须去青城山走一趟?”
五罗散人道:“陛下有所不知。先师一早就对小老儿有防范,是以师门中事我多半不知,更不用说这事关苍生命运祸福的干系了。倒是我那同门师兄、现任观主紫玉真人,深得先师喜爱,所以我想,陛下若能请得我这位师兄出山,要找这三颗囚魂珠多半不是问题!但我这位师兄宅心仁厚,心系苍生,倘让他知道陛下寻找这三颗灵珠的真正目的,恐怕他会宁死不从!”
张献忠闻言冷笑道:“宁死不从?他不出山,我就屠尽蜀中,看看到底是谁的罪过!”
第十八章 我欲成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