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唐顿时如被雷电击中,没想到那花平公平日里老跟他作对,教出的徒弟却是能把他气跳了起来:“小孩子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
云九司继续笑:“将军先不要发火,请听吾说。”
那时的她,还是那个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花平公之徒,说话时沉着冷静,即使面对李唐这样的人,气势也分毫不减:“秦国武安君墨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名将之一,所为秦攻取了七十馀城……”
顿了顿,又笑着向李唐问道:“那么,李唐将军和武安君墨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呢?”
李唐连忙答道:“武安君英勇善战,功绩显赫。我怎敢与他相比?”
“那么应侯赵雎和花平公相比,谁的权位更重呢?”
那赵雎乃是秦国初期的丞相,被封为应侯。当初他向秦王提出“固干削枝”的策略,将干预朝政的亲贵们手中的大权全部剥夺;而在军事上,他又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蚕食其他国家的势力,也使秦国日渐强大。
然而,花平公作为九州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年轻时往来于各地经商,以“奇货可居”闻名,并积累起千金家产。仅凭一己之力便将如今的西凉从最初四分五裂的小国打造成如今的盛世繁华,当然,也正是这样的繁华,才叫如今西凉贪欲享受,蚕食已久。
两者相较之下……
应侯只是辅助,而花平公,才当真是力挽狂澜。何况哪怕在七国,也无人莫敢不称道花平公之才。可惜流落到西凉这种里外腐朽的小国,若是换作其他国家,定有一番大作为。
李唐很轻松地答道:“那当然是花平公更重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云九司已眉毛一扬,眸光流转地悠悠道:“当年,应侯命令武安君攻打赵国,武安君借故推托,称病不起,结果应侯大怒,派人将武安君赐死。现在将军明知道自己功劳不及武安君,而应侯的权力不及花平公,现在花平公亲自来辅助将军打仗,将军不谦虚求教也就罢了,还几次三番的针对花平公,这不是要有灭顶之灾了么?”
第八十章 回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