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零章 来了[2/2页]

电子生涯 范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也许他真的不知道。”
      “怎么会?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他都极为可疑。”斯内克摇头,“这几天我们仔细的分析了他的情况,越想越觉得奇怪。”
      “哦?”
      “首先,他的身体状况,可以说极为健康,甚至比我们这些人都健康。”斯内克说,“除了右小腿有骨折的痕迹之外,全身无病患。骨折估计是十岁以前发生的,治愈良好。另外,左上臂有出痘的痕迹。”
      “出痘?!”
      “是,不是土法种痘,而是专业级的天花疫苗注射,伤口极小,时间估计也在十岁以前。”
      “那就是四十年代……”
      “那会我们自己的情况都还没这么好。”斯内克说,“要不是他是个亚洲人,要不是在海滩偷渡者人堆里发现,要不是他自己都承认不是美国公民,我甚至以为是什么大人物的亲属。”
      “……”
      “体格匀称,看来经常锻炼。”斯内克说,“不过应该不是重体力活或者军事训练,看不出拥有格斗技巧,也没有常见的劳损。”
      “中国人很神秘的,格斗的事情很难说,你看那个布鲁斯;李(李小龙)……”
      “和我一起的人都是内行,他们说看不出来应该就是没有。”斯内克反驳,“中国功夫毕竟不是魔法,肯定是需要长期大量练习的。”
      “嗯,继续。”
      “据我们分析应该是休闲之类的运动,”斯内克说,“用来消磨时间锻炼身体的那种。”
      “钓鱼?”
      “好像不是,那是锻炼耐心的。”
      “骑马?”
      “好像还不是,那是锻炼屁股的。”
      “高尔夫?”
      “好像也不是,那是锻炼钱包的。”
      “游泳?”
      “这就不知道了,偷渡的怎么能不会游泳呢?”
      “不是说他是被其他偷渡者拖上海滩的么?”
      “他连嘴里都没有海水,不是因为窒息而昏迷的。”
      “因为什么?”
      “没检查出来,”斯内克说,“医生说就像睡着了一样,睡得很沉,吵不醒的那种。”
      “睡着的时候被人扔下海?”
      “这就不知道了,偷渡船早就没影了,那片海区连块木板都没有。”
      “……继续,你说是什么运动?”
      “不会留下明显特征的运动,比如球类。”
      “网球?”
      “他肩膀并不粗壮。”
      “保龄球?”
      “他手腕并不粗壮。”
      “橄榄球?”
      “他脖子并不粗壮。”
      “……”
      “也许是篮球什么的,”斯内克见到上司要发飚,赶紧圆场,“总之我们不知道。”
      “嗯,这是‘首先,其次呢?”明显压着火问。
      “其次,这家伙说话很可疑,”斯内克说,“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听你说他的英语不好?”
      “对,他自称英语不好,总是让我们说慢点,”斯内克说,“也许是装的。”
      “装这个有什么用?又不是装完全不懂!”
      “是,是,您说得对,他的英语确实不好。”
      “……”
      “后来我找了中国人一起去,发现他不懂广东话——也许是装的,也许不是——说标准汉语确实非常流利。”
      “噢。”
      “看来他有足够的准备自称是中国人。”
      “为什么不是从小在中国长大?”
      “这个,除非是被中国父母收养,从小接受中国父母的教育——”斯内克解释,“否则随便那个中国人都能看出区别来。”
      “……”
      “他自称中国人,表现得也像个中国人,和我一起去的人也认为他是个中国人,我虽然怀疑它不是个中国人,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青筋暴露状)
      “这家伙非常健谈,如果不是需要翻译,估计我们一整天都插不上嘴。”斯内克赶紧说,“谈话内容极为广泛,只要我们稍微提到一点什么,立刻就能就题发挥,长篇大论的说下去。”
      “就是说,你们本来是去询问的,结果反而成了听他的演讲。”
      “是啊……真是令人愉快的谈话啊~~~,”斯内克露出了向往的表情,“很久没有这么痛快的聊天了……”
      “嘿!嘿!”
      “啊……我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斯内克赶紧把脸一板,用手指向办公桌上一份厚厚的材料,“对话记录在这里。”
      “分析结果呢?”
      “很重的北京口音,他自己也并不掩饰这一点。”
      “你在暗示他来自共产党中国?”
      “不敢肯定,在台湾也有许多人有北京口音,海外也有不少。共产党推广的标准汉语和国民党一样,都是北京口音为主。”
      “那从说话的方式来看,能不能估计一下生活的地域?”
      “呃……不能,很遗憾。”斯内科摇头,“遣词造句根本和现有的中文资料——口头的和文字的——关系不大,两岸的常用口气都没有出现。”
      “哦?这倒是奇怪。”
      “看起来就像是隐居生活了几十年,完全没有受到当代政治的影响。”
      “……”
      “看来这家伙肯定是个语言学的专家,水平不低,至少比我们这里的中文专家要高。”斯内克说,“而且态度非常自然,就象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样。”
      “……”
      “按理说,无论谁到了这种情况下都不会不漏破绽的谈笑自若。可他对待我们就跟对待去探病的朋友一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有几次我都产生错觉,真以为他是朋友,不是调查对象。”
      “……”
      “看来这家伙还是个心理学专家……”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人很可疑。”
      “是啊,真的很可疑。”
      “确实可疑。”
      “太可疑了。”
      “……好了,还有么?”
      “暂时没有了,要不要我过几天再去一次?”
      “不用了,估计去也没有用……你查了失踪的记录了么?”
      “没有相吻合的,”斯内克说,“国内失踪的亚洲人只占一小部分,都已经排除了。”
      “就是说,不会是失去记忆的美国公民?”
      “对!这一点可以保证!”斯内克肯定的说,“不过,外国公民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不管了,反正是亚洲人,在外国也不会是什么担待不起的大人物。”
      “是啊是啊。”
      “明天就让他出院吧,送到监狱和那帮偷渡者关在一起,看看会不会发生什么事。”
      “ok!”斯内克高声回答。
      “对了,把你的报告给我,关于这个人的。”
      斯内克犹豫了一下,把手里的两页纸递了过去。
      第一页上写着简况:
      姓名:含;范(自称,未确定)
      性别:男(自称,已确定)
      年龄:26(自称,未确定)
      身高:5尺10寸
      体重:180磅
      剩下的许多栏目都是空白。
      第二页上写着结论:
      关于此人——
      正如我们知道的,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我们知道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也都知道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那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也有些事情我们都不知道,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就是不知道。
      “这是什么?!”
      斯内克夺门而出,落荒而逃。
      (第零章完)
      
      注:
      1,关于天花疫苗,虽然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消灭了天花,各国都停止接种。但是八几年范含本人小时候(已经到了可以满世界惹祸的年纪)还是打过针,发过几天烧。现在的孩子当然是不接种了。
      2,关于斯内克的报告,结论部分完全抄袭了美国国防部长拉斯姆菲尔德的著名发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呵呵,经典!

第零章 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