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 领导后门[1/2页]

官场之自由落体 潜水的乌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丁逸回到宿舍的时候,罗新科已等在门前。
      “领导回来了,”他迎上一步,又让到了一旁,“领导日理万机,辛苦。”22ff
      “你气我来了?”丁逸佯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
      “哪敢啦。我那一个小乡,几万人的事,就让我忙得两脚不着地,七八十万人的一个县,得有多少事啊。领导要说不忙,那是领导水平高,像我这样的只能高山仰止了。”罗新科一本正经的神态,让丁逸忍不住伸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拍马屁的水平看涨啊。”
      进了屋,丁逸示意他坐,“有事?”
      罗新科嘿嘿一笑,“领导英明。我有个同学想来拜望拜望领导,不知领导能不能给个薄面。”
      “你同学干什么的?什么事”丁逸皱皱眉,问。
      “我同学是县剧团的,他想上艺术节,可按团里的不成文规定,他是小字辈,轮不到他。我知道这事找领导有点高射炮打蚊子,可他真是有能力,硬这么论资排辈的排下去,我怕他毁啦。所以,就壮着胆子来求领导了。”
      “这么说,你是爱惜人才了?是个好领导哈。说说看,他怎么有能力。”丁逸心想,要是姜国柱就有意思了。
      罗新科一听有门,腆着脸说:“让他上来?”看到丁逸不可察觉地点了点头,忙拿出手机,招呼对方上来。
      不一会,有人敲门,罗新科赶紧过去,迎进来一男一女。
      丁逸第一眼看见那女的是徐美华。哈,还真是他们两口子。他坐在沙发上等他们近身,才站了起来。
      “县长,这是我同学,姜国柱,县剧团的导演,这是他爱人徐美华,县剧团优秀的青年演员。”罗新科介绍道。
      丁逸和他们握手,“坐吧,新科对你们评价很好,非要我听听你们的意见。”
      罗新科知道丁逸这么说,是要姜国柱领他个人情,感激的接话道:“丁县长非常重视人才,不然,光我说好也没用。国柱,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我想参加艺术节,这事只有找县长。”姜国柱咽了口口水,突然说。
      丁逸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端坐一旁的徐美华,“这是好事啊,你可以给你们团领导提出来,公平竞争,应该没问题啊。”
      “不是这样的,每次艺术节都是领导内定,提也没有用。上届我们团里的意思是想换个人上女主角,部里就是不同意。”姜国柱声音很大,像是和谁争吵。
      “哦,为什么?”丁逸不动声色,姜国柱性子很冲,他的话应该更可靠。
      “其实稍微懂点戏曲的人都知道,那个韩美莲根本不是女主角的料,团里也明白,就是胡贵生撑着。二届时我们是第一次,团里实在没人,试着用她,排了一阵就想换,最后虽然勉强完成了,结果摆在那儿,大家一致认为她当不了一号。上届团里考虑,上她没戏,不如让年轻的去锻炼锻炼,也为以后做准备。局里也同意了,到胡贵生那儿,又被打了回来,还是韩美莲上,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丢尽了我们大酉团的脸。”姜国柱一脸气愤,“胡贵生只想着给他的情人长脸,讨她的欢心,哪管别人的感受。”
      “要是由你们团里定,你认为会上谁?”丁逸皱了皱眉,这个姜国柱还真是有些不管不顾,他瞧了一眼徐美华。
      “听说团里考虑让她和另外一个年轻演员搞个竞争。反正大家认为都比韩美莲强。”姜国柱看了看徐美华,“我认为她更可有可能。她要是上了,极有可能获奖。高士那个戏是我排的,起码他们那里的演员都不如她基本功扎实。”
      “你帮高士排戏?怎么不在自己团里排?”丁逸装糊涂,注意到徐美华飞快地抬眼看了自己一下。
      姜国柱一声长叹,脸上一片萧瑟,“一步错,步步错。我当初要是留在省城,就不会这么一事无成。我也想在自己团排戏,可轮不到我。上艺术节这么大事更想不到我了。高士找我的时候,时间紧了,不然,我那个戏肯定能得奖。”说着,姜国柱又昂然起来。
      丁逸望望罗新科,“小姜导演,你实话对我说,如果我让你们上,你以为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最坏的可能又是什么?”
      姜国柱明白县长这是打算帮自己了,他激动的站起来,“这个我有把握,优秀奖不敢保证,表演奖和剧目奖肯定能拿一个。”
      “那好吧,你们好好准备,机会从来只给有准备者。如果我给你们一个机会,一定要好好抓住。”丁逸起身,一旁一直做壁上观的罗新科赶忙站过来,“领导,谢谢。我们一定不让你失望。我们这就回去准备。”他拉了一把还在兴奋中的姜国柱,转身出门。
      徐美华最后一个出门,她轻轻说了声:“谢谢。”
      关上门,丁逸回到桌旁,敏感地发现文件夹中露出一个小小信封的角,他伸手去抽,有些阻碍,就打开文件夹,果然是个外来物。他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沓钞票,估计里面有一万元。这个是罗新科的?还是姜国柱的?他估计极有可能是姜国柱委托罗新科干的。这么大方,可以想到,所求也自然不小。丁逸有点纳闷,按他的认知,现在戏剧市场不景气,平城艺术节也是政府强行注入的一只强心针,意在提振人气,粉饰出文化兴旺的景象。上艺术节,多一些排演补助,搞得好,得一些奖金,虽然不无小补,终究有限。而上艺术节带来的所谓名气,很难市场化地兑现成实际利益。所图为何?正琢磨着,电话响了,是罗新科。
      “领导,谢谢。他们很感激,我也一样,非常感谢。”
      “就这些?”丁逸有些不悦,他想听到的不是这些。
      “我本来想先向领导报告的,他们催得很急,我也想,他们确实不错,真要成了,也是领导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就冒失了。我保证,今后不会了。”罗新科知道自己不该先斩后奏。
      “没啦?”罗新科知错,丁逸很满意,语气也平和了。
      “哦,那个桌上信封里,是小姜非送我的,我帮他这么大一个忙,他该感谢我不是。领导,你可不要批评我。”
      这就对了。领导收礼,是要看对象的,否则权威何在?身份何在?“你小子以后少给我惹事吧,知道吗?”
      “是,我保证。领导休息吧,我挂了。”
      罗新科也说艺术节上获奖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形象,看来自己还没真正习惯官场思维,一个小小的地方戏曲会演成绩也是领导能力的表现,当真是事关官场就都不小啊。这个事还真得认真当个事来做。
      第二天一上班,丁逸就招呼吉一平,给文体局打电话,九点钟他要去看看大家。在桌上,他看到吉一平整理的艺术节材料,转头对递水过来的吉一平满意的点点头,拿起材料看了起来。吉一平的材料很完整,认真的看完,丁逸不由对自己先前的认知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他在市级机关工作多年,自以为对于艺术节的了解不说全面,也该是大致不差。现在看来,有点自以为是了。严格说来,自己对艺术节的了解和一般市民差不了多少。在扩大地方影响,提振地方信心等方面,看似热闹过场的艺术节活动,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届的奖项争夺也非常激烈,是作品和演员的实力竞争,也是各地主事者综合实力的较量,难怪何天天煞费苦心的为他争取获奖的可能。正思忖着,孙全龙急匆匆过来,“县长,刚才有点事耽误了。”
      “坐吧。平城号称文化之城,大酉好像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吧?”丁逸知道,在平城所辖区县中,不能给平城这个文化之城加分的还真不多,大酉是其中之一。
      “先天不足啊,最近几年文体局他们工作很努力,只是好像没多大成效。”跟了丁逸几个月,孙全龙基本摸到了对方的性格特点,说话也自在不少,文体局长谭从军跟他私交不错,自然要帮着说好话。
      “谭从军当了几年局长?”
      “四年吧?应该是,上届艺术节就是他手上的事。”孙全龙心中一跳,不会是犯了丁逸的什么忌讳吧?
      

第十四章 领导后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