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新朝新气象(上)[2/2页]

第一日不落帝国 时空寡头koen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理、吐蕃、越、ri本、高丽、夏等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的羁縻制度,派驻的流官只是一些国事顾问,类似弱化版的ri本驻满洲国顾问。
      赵守忠觉得定都汴京是个悲剧,巨的维持费用和无险可守,在修建铁路系统的前提下继续保持运河的运力就很可笑了,提议迁都到古都洛阳更名为神京,建立以政治首都神京为核心的七都制,其余六都分别是经济首都新京上海务、立法首都广州、司法首都释宪法院所在地益州成都府、军事首都高技术军队、军火工业最集中的要害兰州、农业和文化首都潭州长沙、陪都皇家避暑中心兼四市舶司之一的旅游中心密州青岛。
      在彻底没有后顾之忧后,穿越众开始了全面洗牌,勒令所有曾经反对过并且一直反对穿越众的权贵在皇家银行破产程序中还存活的权贵主动交代宋帝国统治时期所有违背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行为比如动用私刑、虐杀仆役、损公肥私、偷税漏税、抢夺民田、兼并屯田、抢掠民财、随意加税、行贿受贿等等争取宽理,如果期限过后,被查出有未上报的违法事项,将严惩不贷。
      对待合作伙伴和其他的有钱有势的统治阶层成员,也一视同仁通知到位,只不过私下通气,事先言明可以争取在新朝皇帝登基,赦天下的之后得以从轻发落过去的罪行甚至免罪。
      不少认识到辰基集团厉害的落魄权贵知道自己是穿越众的眼中钉,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坦白过去的罪行。一个月之后,没有主动交代全部罪行的权贵和旧朝体制内人员都被依法判刑全部得到了惩,可以说在强的情报网络和民众举报体制下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新朝新气象,社会风气为之一正。原本从辰基书院及其各分院、附属院校、合作院校出来的量学子充实到各个新设立的基层zhèng fu岗位上,像量的底层官员和吏员走进书院重新学习各种新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技术官员和各级衙门也都集体改换职务名称和单位牌子。除了贵族爵位和三师三公之类的崇高荣誉职务没有更改之外,整个国家机器全面现代化。苏颂在新京的天文台制定了一套完美的历法和经纬体系,以新京天文台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全国分为五个时区,除了新京所在的时区是零时区外,其他的省级单位地区都是对应的经度对应的时区。
      原来的zhong yāng、路、府、县四级行政体系改为zhong yāng、省直辖市200万人~2000万人、地级市上等县20万~200万、中等县地级市市区4万~20万、乡镇县区街区5千~4万、村小区200~5千六级行政体系少于200人算自然村,没有官员、没有一切公共服务,没有税收、没有人烟、通过各种规划,迫使其集村并屯优化资源配置。
      全国改为23个省级行政单位,6个直辖市除了神京外的6个都城,16个行省类似后世的行省,1个东夷岛特区
      权力的向下延伸创造了十倍百倍的官职空缺,量的吏员在裁汰老弱后,通过培训和考核后重新上岗,给与官身,所有拥有官身公务员编制的官员一视同仁,只要通过考核就能升官,不能通过就只能原地踏步熬资历没有意义,促进他们用业绩和实际成绩抢夺不多的升官机会,要是犯法就要依律从重判刑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科举改为现代式的公务员考试,武举改为军队内部的考试。
      官员身份将失去免税等等一切特权,唯一的好就是工资比一般工作高,另外所有公职人员领有养廉津贴工资的20,没有犯法记录的话,退休时一次xg领取县级以上官职有各种补贴和养老金。
      量的舆论监督和外部曝光机制被竖立起来,一套有别于过去朝代自我监督体系的外部监管体系出现在这片几乎全部革新的土地上,任何贪腐都躲不过狗仔队的追踪报道,不论古今中外,只要没有限制,没有人可以躲过记者的爆料。

第114章 新朝新气象(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