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在牛批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因为辛勤劳作,相继抛他而去,不行了。
没有了生活依靠的牛批在村子里再也呆不下去了。他想到去追随父母的脚步。可想死归想死,真正让一个人去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他一个人走出了村子,向着茫茫大山走去。自已没有死的勇气,可如果被其它动物吃掉,却不需要他的勇气。
在深山里走了三天,却没有动物来吃他。一定是自已太瘦了,所有的动物对他都不屑一顾。想到自已如此的不中用,连野生动物都懒去吃他。想到此,他止不放声大哭。哭了一会,也有些哭累了。望见不远处有一个山洞。不如到山洞里去,不用再出来了,就饿死在里面算了。
牛批用着自已最后那点力气走进了山洞。
一股腥风从洞里吹了出来,直冲他的鼻孔。也顾不了那些了。
进洞没多远,前方一条巨大的翠青蛇挡在了路中间。
按照彝族人的风俗习惯,蛇应该是主管生育的神仙,自古就受到先民的崇拜。如果遇见蛇,不能打它更不能将它打死,一般都要绕道而行。牛批当然也不会例外。
再向前走恐怕是不可能的了。牛批转头又向洞外走去。当他走到洞口的时候,从洞里传出一个娇弱女子的声音,说道:“即然来了,为什么不进来坐一坐呢?”突然听到这个声音,把牛批吓了一跳。不过,一个想死的人,不会再有什么恐惧的。他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重新又向洞里走了进去。
洞里有很大的一个洞厅,一张石桌摆在正中,四个像石鼓一样的石凳摆了一圈。一位年青美貌的女子,穿着一袭青衣,坐在石桌面前。一双勾魂的大眼看着缓缓走进来的牛批。此时的牛批虽然不怕死,却还是怕羞的。头一回见过这么美丽的女子,却拿眼睛盯着他,让他觉得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请坐!”青衣女子向牛批发出了邀请。
牛批看了一眼四周,只有四个石凳。青衣女子坐了一个。要么挨着青衣女子坐下,要么就得面对着青衣女子坐下。牛批犹豫了一下,选择了面对女子,坐了下来。
青衣女子拿起石桌上摆着的茶壶和茶杯,给牛批倒了一杯茶。
饿了三天的牛批,现在最需要的是吃的。空着肚子喝茶,可以想像会有多么的难受。一杯清茶下肚,牛批的肚子越发的“咕咕”直响。青衣女子笑了起来,说道:“看来你一定是饿了,你等着,我去给你拿吃的来。”说着,起身向山洞深处走去。片刻功夫,摆着四个蒸笼走了出来。
青衣女子将蒸笼缓缓的打开,第一个蒸笼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老虎。那只小小的老虎同真正的老虎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就是小了些。牛批摇了摇头,“彝族人是不能吃老虎肉的。”青衣女子没有说话,打开第二个蒸笼。这次牛批看到的是一只小小的豹子。牛批再次摇了摇头。第三只蒸笼和第四只蒸笼同时打开了,一只小熊和一只小狐狸。牛批无奈地说道:“这四种动物,彝族人都是不能吃的。看来我只好饿肚子了。”青衣女子想了一下,说道:“牛可以吃么?”牛批点点头。青衣女子端走了四个蒸笼。又拿来了一个蒸笼。打开来,一头小小牛在蒸笼里卧着,就像真的一样。牛批几乎不忍心去吃它。此时饥饿还是战胜了理智。他抓起小牛,狼吞虎咽地塞进了嘴里。还没有机会回味那小小牛的味道,就已经滑进了牛批的胃里。
 
第四十五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