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本子是不是太小了?”
      “你用毛笔写当然显得小。”李缘指了指那一盒中性笔:“用我们后世的笔写,这才叫配套。”
      说完,他伸了个懒腰:“好了,我要出去逛下你们的城市了。”
      “等一下!”
      “有什么事吗?”
      “老夫已经不是相国了,也答应了你的要求,现在该你答应下老夫的要求了。”吕不韦放下本子和笔,跪坐到了离他不远的一个垫子上。
      “什么要求?”
      嗯,你先把事说出来,我答不答应再说。
      “很简单。”吕不韦面容严肃:“你之前说,李斯才是大秦第一相国,老夫想知道,他在历史上有何功劳敢担此名声?”
      李缘:“……”
      要不是破不了次元壁,他很想让吕不韦自己往前翻。
      他能理解对方的不服,但着实不想再说,不然会被说水的。
      可还没等他说出拒绝的话呢,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一道声音。
      “主人?”
      吕不韦眉头一皱,来人的身份和时间都让他隐约感到不妙。
      “直接说,何事?”
      外面的人没有进来,而是稍微提高了音量道:“主人,宫内传来消息,王上诛杀了三百多侍者宫人,并且……将太后圈禁于萯阳宫!”
      吕不韦神情顿时剧变!
      杀宫人没什么,可圈禁太后,这不是给了六国攻讦的借口吗?
      王上怎么能如此干?
      “真不愧是秦王仲父啊,吕大人在宫内的眼线居然如此厉害。”李缘斜眼看着他,利用时空碎片将自己的声音直接传到他脑海里:“就你这样,你还问李斯如何?”
      “他可比你识时务多了。”
      自己才刚离开政哥那没多久,政哥的这个命令应该也刚由侍者传达到太后那。
      如果再算上门外报信之人从得到消息到来到这的时间,啧啧……
      几乎是政哥刚下完令,宫内就有人把消息传出去了。
      怪不得历史上,嫪毐反叛之事是在始皇九年,而隔了一年、直到始皇十年吕不韦才被罢相呢。
      如此权势的吕不韦,确实值得刚亲政的嬴政郑重对待。
      也幸亏吕不韦当时退了一步,直接交权,不然真的发生冲突,秦国的大内耗将完全不可避免。
      没有理会李缘的阴阳怪气,吕不韦自认为这不算错误。
      政儿之前还未亲政,行事作风不成熟,我照看他也是应该的;至于现在,出了这等事情,岂不是更显得老夫的必要性?
      就算已经辞相,可我还是政儿的长辈,不能眼看着政儿干错事!
      “知道了,还有何事吗?”他对着门口问道。
      “没有了。”
      “退下!”
      “唯!”
      门外的脚步声极其微小,甚至李缘怀疑如果不是自己有时空碎片的感官加成,自己或者此刻的吕不韦压根就听不到这动静。
      再加上之前此人出现时那明显与现在不符、像是故意提醒的脚步声……
      李缘看向吕不韦:“这是你养的死士?”
      宫内传来的消息,在吕不韦这居然是由其养的死士汇报而不是管家,这……
      后者没有回答,只是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你去哪?”
      “老夫去劝政儿。”吕不韦脚步没停:“虽然他可能不会听,可老夫必须劝!刚亲政不是整顿朝堂而是囚禁自己的母后,这不是一个王者所为!”
      李缘皱了皱眉。
      虽然他认为赵姬的行为确实令儿子伤心和不齿,若换做他是嬴政他可能也会这么干。
      但这个时代的人不会这么想。
      历史上,嬴政在囚禁赵姬后,人们都认为他不应该这么做,还有人来劝谏他。
      只是那时的他在气头上,于是劝一个杀一个,杀了二十七个人。
      直到第二十八个人——茅焦以‘秦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为由,才说动嬴政取消了对赵姬的圈禁,接回了咸阳。
      历史上的吕不韦没有在那二十七个人当中。
      李缘虽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知道现在吕不韦要是去劝了,估计会成为第一个。
      可这样一来……
      我不干涉,吕不韦会死;
      我干涉了,吕不韦还是会死?
      那我不白干涉了?
      “吕大人,后世有句老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李缘觉得他应该能理解:“你现在的行为,可真算不上。”
      “你就不怕死吗?”
      吕不韦停了一下。
      “有些事情,应该比死更重要!”
      说完,他大步走出。
      李缘扶额叹息了一下,他想收回‘吕不韦还算冷静的话。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

第11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