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咸阳东面。
     内史地区某县里。
     卢绾刚下值,便接到了一封刘邦写来的信。
     他将信拿在手上,并未拆开,朝着宿舍区走去。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城门吏,在城门处上值,回宿舍区要穿过半个县城。
     但他对此很乐意,因为回县衙的路上能看到城中许多地方,他也相识了许多百姓,还能问到些民情。
     他和刘邦关系很好,但他从未借用过刘邦的名号和玄衣卫身份。
     哪怕刘邦是玄衣卫的人,在里面算个中层人员,还能和大王、国师说的上话;但除非那两位开口,否则莫说是他,哪怕是李廷会发话要破例,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即便他和刘邦有关系,他当初也是按部就班的先通过考试,这才有资格参与之后的事——他没有秦国爵位在身,又是楚国来人,只能先从小吏做起,半年后合格才有资格做官。
     他理解秦国,也相信自己的才华。
     所以直到现在,哪怕他已经有了去参加其他衙门或者部门的官员考试的资格,但他依旧只是个城门吏。
     他认为,若想在为官上有所建树,除了自身能力要过硬外,还需要对民情有足够的了解。
     秦国虽然这几年变化很大,但相当一部分官吏还是没有转变过心态来,对朝廷之事只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对百姓也只是一副我完成任务尽责就行了,别的我不管的态度。
     可秦国未来的大势和方向摆在这,大王和国师的意图也凸显了。
     脱离百姓的人,其路必不长久!
     卢绾想在秦国走得更远,他要对民间之事有更多的经历,才有底气在为官后做出更多事。
     路上,周围时不时会有百姓与他问好、打招呼。
     对这个热情、负责的城门吏,大部分百姓都是见过并且对其很有好感的。
     他会在一些城外农人第一次进城时给予相应指引,以免他们走错路或者多费功夫;对一些路过的人,他也会尽量详尽的提供本城的信息,只为让他们能轻松些;如果是他当值的时候,一些进城来做工、但家中孩子无人照看的人,会把孩子放在城门口,他会代为照看;他能清楚的记得每一个孩子的父母,至今从无错漏……
     这些都是小事。
     但都是以前官吏不曾有过的小事。
     秦法很严格,它从法律上就杜绝了许多黑暗,比如商人中极少有奸商——奸商要么在矿山里要么就在五国、唯独不敢在秦国找死;秦国人贩子绝迹——不管是贩卖的还是买的人,一旦抓到全家连坐发配矿山,且是秦法中三条有无限期劳作处罚的律法之一,另外两个是叛国与恶意行凶。
     可是法律是冰冷的,在法律之外,官吏带来的温暖可直抵人心。
     卢绾现在在这里就是这样一个人。
     哪怕他官位不高,但在百姓间已经声名远播,如果靠名声能做官的话,卢绾现在最低都能当个县令,甚至当个郡级官员也有可能。
     街道上。
     一个似乎是刚从五国而来的中年男子正蹲坐在路边休息,看到卢绾在远处和别人说话,又听到身旁的人议论,他深深的看了卢绾好几眼。
     当卢绾告别那几个与他交谈的人继续向前,他也跟了上去,并一直盯着,直到引起了卢绾的注意。
     “这位先生,为何一直盯着我看?”卢绾停下来,挠了挠头。
     中年男人没说话,只还是一副见了鬼的神情看着他。
     渐渐地,卢绾心里也不爽了。
     别看你年纪比我大、看上去五十多岁的样子,可我也是个有脾气的,你二不说话跟着我盯着我看,别怪我把你当贼人抓起来。
     正当卢绾想恐吓他时,中年男人开口了,语气惊讶:“不应该啊!”
     “你本是王侯命格、客死他乡之相,但现在王侯命格消失,反倒是名臣之兆愈显,客死他乡之相虽消失,却老年有落寞之意,人怎么能改命到这种程度?”
     卢绾:“……”
     “先生是术士?”卢绾咬着牙,差点没动手一拳打出去。
     “略懂。”
     “那先生可知,我秦国法度严明,凡以术士之身妖言惑众者,可能会被处以最低两年、最高十年的劳作?”
     “略懂。”
     “我虽不是什么大官,却也是朝廷吏员,在这里许久也一直关照百姓受人称赞,你这是在诽谤朝廷雇员,若有心之人说你是‘蓄意挑动事端,则会罪加一等知道吗?”
     “略懂。”
     卢绾:“……”
     “我现在下值了,不算公务时间,我好久没跟人动手了,先生你别逼我!”
     到现在,卢绾还愿意喊他一声‘先生,已经是他脾气好了。
     中年男人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最后只是一句:“哎,你好好为官便可。”
     说完,中年男人匆匆离去,甚至不顾天色将晚,直直的朝着城外走去。
     卢绾冷哼一声,心里暗骂了一句。
     回到宿舍后。
     他查看起刘邦写给自己的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邦先是问好,转而又说起自己的近况,他已经经过了新一阶段的培训,即将再次带队出发执行任务。
     随后,他又说起一些趣事,其中一段……
     【最近听说三川郡和南阳郡那边出现了一个怪人,喜欢给人看相算命,却分文不取,只吃一顿百姓饭食、喝一口农家之水……兄台正处内史地东边,如遇到他,要不让他算算命?】
     卢绾懵了……
     【我即将出发去南阳郡执行公务,路过你那时应该能停留一个晚上,还请备好酒,另外告诉我是否有风月之……】
     卢绾收起了信。
     之后的内容不需要看了。
     “喜好算命之人,能引起玄衣卫重视?”
     他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即赶忙走出门,叫上一些同僚和下属后飞速朝着西边而去。
     ……
     通往咸阳的主干道上。
     一处溪边。
     这里由于靠近水源,朝廷在这里修了十几个大凉亭,还设立了一个小站点,以给过路之人提供指引。
     中年男人看到后,抬头看了看天色,打算就在这对付一晚。
     不得不说,秦国挺用心,那些凉亭周围还有栅栏,路过之人在这里过夜至少不用担心野兽和贼人。
     里面已经有了二十多人,其中有十几个人似乎是一伙的,围坐在一张桌案旁。
     有人显得无聊往这边张望而来。
     中年男人也举目四望。
     瞬间,四目相对。
     ‘这人怎么这么看我?刘邦心里疑惑。
     ‘卧*!中年男人目光呆滞。
     直到有小吏前来询问他,他才回过神,步伐缓慢的朝着刘邦走去。
     “这位……小友,

第580章 黄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