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和你不熟[2/2页]

将军的道姑媳妇 南城骊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甩下一句话,贺兰宜就上了马车,学莫琪一样,扬长而去。
      哎,怎么都走了,真是无趣啊。不知道她的表妹,那个宫里的宛平公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一路无话,夫妻二人回到将军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
      冬日天冷,杨夫人和杨将军已经早早的歇下了。霍延庭与贺兰宜也就没有再去打扰,而是回了自己的院子梳洗一番,便双双歇下。
      “小五。”
      “嗯?”
      “你们真的不熟吗?”
      “什么?“
      ”我,我的意思是说,你和肖越。”
      “哦,他啊,生的不能再生了。霍大哥你别听他瞎胡扯。”
      “那,小五,我们今晚再努努力吧,争取早日给小裹子生一个媳妇。”
      “嗯?嗯......\"
      这叫什么事?啥叫给小裹子生一个儿媳妇。
      元裹子的媳妇,什么时候能造的出来,这个没人知道,但是大楚的百姓知道,他们国家的储君,太子殿下,在来年开春的花朝节,迎娶太子妃了。
      同年的五月端午刚过,他们大楚唯一的嫡公主,又出嫁了。
      哥哥娶妹妹,妹妹又嫁哥哥的,当时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宣和帝心情大好,大手一挥,直接下令减了大楚的田赋。
      百姓一片歌功颂德,在这样一个举国上下都欢庆的日子里,霍延庭正式上了折子。
      上面说了他征战沙场负伤众多,因此需要回杭州老家养老,兵权全部上交。
      这是杨将军言传身教的,自古一来,为君者,最忌功高震主。
      因此杨将军从小便教导霍延庭,出征之后班师回朝,军权便都上交,免得惹来猜忌。
      好在霍延庭并不是恋权之人,他不仅熟读兵法,各朝代的史书也都烂熟于心。因此他是十分赞成杨将军的。
      宣和帝收到折子,就不大高兴了。这父子两一个二个的,是什么意思?
      老子要交兵权,儿子也要交?他宣和帝表现的就这么的像千古昏君吗?
      然后这么一想,心里实在是太郁闷了,跑周皇后那里寻求安慰。
      “梓潼,朕算不算一个明君?”
      周皇后满脸的问号,这男人隔三差五就要抽下风。
      “陛下,是前朝有什么事情让您烦心了吗?”
      周皇后给宣和帝端了一碗参茶,然后坐在他身边给他揉一揉发疼的太阳穴。
      “还不是杨帆那个老狐狸了,一直都是明哲保身,只要是班师回朝,就一定是第一时间把兵权上交,现在好了,霍延庭那小子也学这老家伙,上了一道折子,说他多年沉珂,需要回杭州老家养伤。”
      这不扯淡吗?他一个年纪轻轻的,没上过几次战场的小伙子,沉个屁啊。
      他估计是史上最舒服的皇帝了,一点也不担心将军篡位啊,有木有?
      听说隔壁的西炎,皇帝脑抽了吧,孩子都这么大了,太子的舅舅还是一国的兵马大元帅。
      都这样啊,你闹什么废太子啊?瞧瞧,整得乱七八糟。“陛下何必为了此事烦心,杨家不是还有一个二公子在军营吗?您提拔他就好了。“
      周皇后听了宣和帝的唠叨,只是略微思索,心中便有主意。

第170章和你不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