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4章 问策柳随风,可为策臣不入内阁[2/2页]

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 小龙珺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讶的神色一闪而过,心情有些凝重,因为他感觉到大明朝廷中隐藏的躁动不安。
     这半年,内阁与湖广、南直隶两地的矛盾越来越大,吏部掌控各地三品以下官员的选拔,但湖广总督姚启圣和南直隶总督徐明义都不怎么给中枢留情面。
     这半年来,两地共查处的官绅勾结侵占田产、藏匿跋扈的家奴等等案六十二起,八个县的县令因此换人。
     吏部必须另择合适人选,但陈子龙很难挑出能让徐明义和姚启圣满意的人。
     地方经常换主官,这对推行新政极为不利。
     “殿下在朝廷中推行平衡之术,但那是天下太平时的手段,如今大明朝廷虽然强大,但四周群狼环伺,唯有加强中枢的权威,方可强力推行新政,励兵秣马,恢复大明往日的疆土。”
     这些话藏在柳随风肚子里,经历了三个月的门可罗雀,他没有摸准李毅心中的想法前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李毅手指轻轻敲打桌面:“本王若是登上摄政王之位,内阁可废否?”
     柳随风暗自吃惊,李毅怎会有这个主意。
     “反剃发令时,不仅是本王在浙东的兵马出力,江南缙绅也有不惧断头者,如今用完了那些人便要抛弃他们吗?”李毅语气幽幽。
     根据柳随风对李毅的了解,李毅一旦把想法说出来,多半已经拿定了主意。
     废除内阁,原来李毅已有了想法。
     柳随风略一思索,顺着话头说下去:“昔日,江南人是殿下抗击清虏的盟友。”
     “今日,他们是阻塞大明恢复往日荣光的绊脚石。”
     “今年若不是殿下突然推动北伐,内阁对北伐并不热心。”
     “陈尚书前年在江南推行新政,查处各地藏匿的田产虽有成果,所出不过十中有五。”
     李毅感慨道:“本王听说孙可望在云南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真有些羡慕他!”
     柳随风摆动衣襟,突然单膝跪地:“属下举荐徐总督执掌朝事。”
     “徐明义吗?”李毅笑笑,不置可否。
     柳随风学聪明了,一个被李毅当做议事和倾诉对象的人虽然得宠,但没有机会进入内阁,因为揣测圣意也是大忌。
     这也算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就像李毅此次返回南京,什么都没做,柳随风便猜到李毅要重用徐明义,他举荐徐明义,一是为北人在朝堂中谋取利益,也是卖给徐明义一个顺水人情。
     李毅不想过多谈及自己的计划,岔开话题问道:“郑氏之事该如何应对?”
     柳随风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进言道:“郑氏色厉内荏,不足为虑。”
     “反倒是大西贼,朝廷不可掉以轻心。”
     “大西贼定,吴三桂与郑氏相距千里,互不信任成不了事。”
     李毅心中有些遗憾,柳随风确实是个很有洞察力的人,这样的人可为亲信策臣。
     但放在朝堂中,内阁诸卿都不是他的对手,若让徐明义与他在朝堂联手,朝堂中再没有东林党人的位置。
     东林党可防不可灭,因为他的儿子是陈子龙的女婿。
     更何况,北人独揽朝政,就能比东林党诸生做的更好吗?
    喜欢。
  

第494章 问策柳随风,可为策臣不入内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