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1章 民生多艰(一)[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涿州纳降,后边没听住。”另一棵大树的藏着的黄巾不耐回到。
     这名脸色青灰的黄巾闻言,犹豫片刻,似有意动,“咱……要不去降了不?”
     话刚说出口,另一棵树上的人破口骂道,“降什?去了让人砍你脑袋领赏?莫再声张,让头儿听见了,不剁了你狗日!”
     黄巾兵口中说的头儿,就是之前程远志部的一个溃兵头目,仗着一身甲,一张弓和不错的箭术,溃兵头目聚拢了三五百人一块逃命。
     逃至涿州至阳谷县之间的地带,实在跑不动了,就去附近抢乡民未成熟的麦子。
     然后,和乡民交战,互有胜负,但也的确祸祸了一些麦子弄到了一些粮食。
     乡民奈何不了黄巾亡命徒,黄巾也无力去攻打村子,只能勉强苟活。
     这是一路。
     其余还有三路骑兵,分别朝北东西而去。
     骑兵们被关羽耳提面命,穿州过县,沿路呼喊涿州纳降,同时侦查黄巾在哪盘踞。
     西向,骑兵自涿州西出八十里后,下午时,碰见了半路拦路的乡民。
     乡民问,是官府派来打黄巾的吗。
     游骑小队长一问,问出了原来此地有一股黄巾盘踞山谷里已落草为寇,数次出来劫掠,乡民不堪其扰。
     附近的村子联合派人攻打,伤亡惨重。
     黄巾流民再不堪,那也是军队,比乡民强的多。
     遇到了大股黄巾盘踞的地方了,军功岂不到手。
     于是,骑兵小队长便带队在乡民带领下,来到山谷前。
     山谷口,被鹿角挡住。
     两边稍高的山坡上,扎着营寨。
     此处果然被黄巾占据。
     骑兵小队长来到谷口叫喊,“涿州县纳降,早降者既往不咎,晚降者鸡犬不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喊未两遍,黄巾弓手冲将出来,一阵乱箭。
     小队长立刻就跑,逃出了弓箭射程之后,勒缰驻马。
     然后,小队长狠狠地看了一眼此地,把四周地形记住,打马便走。
     此处黄巾顽固,得调大兵过来征讨,需回报关将军。
     这第一日,义军游骑四出,遇到了一明一暗两路黄巾。
     明的一路落谷为匪,暗的一路犹豫着不敢降。
     第二日,义军继续行进。
     又是过境七八十里之后,下午时分。
     此时,一伙很狼狈的黄巾躲在芦苇丛里,躲着不敢动弹。
     这伙黄巾被当地乡民围追堵截,被杀的如丧家之犬一般,左躲右藏,行将覆灭。
     芦苇丛中,躲着很多神情惶惶的老弱妇孺。
     一个母亲,怀里抱着个半大孩子,这孩子这会儿小脸儿异样的通红,身上发烫,虚弱的小绵羊一样,被母亲抱在怀里。
     母亲一脸焦急,她时不时摸着儿子的头,无能为力,只能把儿子抱紧。
     小孩子躺在母亲怀里,因为生病,眼神都无神了。
     “娘,俺是不是要死了。”小孩子比小猫还小的绵弱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他看着娘。
     母亲一听,眼泪顿时就流下来了,一巴掌轻拍儿子背上,“白胡说!”母亲装作发怒的样子心疼的打了儿子一巴掌,只是眼睛里的悲伤,是怎么也藏不住了。
     这个母亲心疼的把儿子抱的更紧了,抱着儿子轻轻摇啊晃的,“幺儿,你就是木吃饭,饿哩!不害怕,等娘给你弄点吃的就好了。”
     母亲伤心的安慰。
    喜欢。
  

第101章 民生多艰(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