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屯田七策(上)[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至于,几日前,李孟羲想到的给田块编号一一对应的方法,还有由此延伸出来的鬼谷神算术,以及把算数方法教给刘关张三人,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且看,不知不觉中,李孟羲已干了那么多事,自遇李孟羲以来,刘备义军所行之事,全都可见李孟羲的身影。
     更确切的说,大的战略方向,是李孟羲制定的,具体的细节,更是李孟羲完善的。
     如此一个涉事无巨细皆能有补益的智谋之士,如何不能任军师一职?
     谁又敢说不配?
     七月二日这天,屯田大业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一大早,要出去屯田流民们吃了一顿很饱的饭,甚至,刘备还特意在前一天,杀了两头肥猪,好好犒劳民夫们一顿,为众人壮行。
     饭足肉饱之后,或百人,或二百人,或三百人,一伙伙流民们各自背后背着一个小陶瓮,又背着两双麦秸编成的草鞋,每人肩上扛着半袋子够吃一个月的粮食,手中还每人拿着一把锄头,跟着游骑,从张飞家庄园,从破破烂烂的树枝编成的破棚子中,鱼贯而出。
     涿州城有人看见,有扛着锄头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东南西北的走,不知道去干嘛的。
     屯田正式一开始,便是全员出动。
     一天,八千余人就一股脑全派了出去。
     因为物资早准备够了,又因为,能屯田的荒山野岭,骑兵们早就探好了,摸清了方位,万事俱备,只欠功成。
     领流民去各处屯田,相关事宜由关羽负责。
     而庄园内,亭子下,李孟羲和刘玄德于石桌旁,在谈论着什么。
     只见,李孟羲手拿笔,面前一张大纸,边谈边写。
     见他时而皱眉,时而停下问询,一副投入模样。
     许久之后,李孟羲停下了笔,吹干墨迹。
     “好了,屯田全策已成。”
     李孟羲把这段时间想到的屯田之策,整理完毕。
     刘备看去,见纸张之上,写着满满当当的字。
     ——
     屯田之法,涉选地,安置,管束,屯垦等诸事。
     屯田策第一,选地。
     选地:屯田之地,方圆盖阔,不亦大,不亦狭。
     以百人屯田,治田百亩为佳。
     一者,此去屯田,为免与乡人纷争,只寻荒滩野谷等无主之地,即为荒滩野谷,必为偏僻处,大逾百里之地,难寻也。
     二者,狭小地块,或亩数十几或亩数几十,虽多矣,然地小则屯丁必少,一处屯田之处,非百丁不能有自保之力。
     故,屯田之所,必选可耕垦百亩,置百丁之地。
     又有,起居所需,屋舍随地可盖,然,用水不便。
     若开井,一者,水脉难找,二者,挖井费时日久。
     故,屯田之所,必选于近水之处,或临河,或临湖,或临溪。
     屯田策第二:置物。
     屯田所需,耕锄,陶瓮,地尺,界砖,屋舍,床褥,柴薪。
     耕锄:耕锄寻购月余,人手一具,已足。
     陶瓮:瓮以周径一尺三寸,高四寸,底阔口窄之小瓮为最佳。
    喜欢。
  

第139章 屯田七策(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