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8章 咫尺必争[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终于,有一架攻城梯,靠城了,士卒开始顺着梯子往上爬。
     当远远的看到,看到爬到梯子顶端的乡勇直接朝城头跳去的身影,李孟羲就知道,刘备要守不住城了。
     人接二连三的往城上跳,等于是九个人形沙包在往城墙上堆,纵然人全成了尸体,九个人在登城点那么一堆,也够把守城的人给隔开一小圈了。
     更何况,用的只是木棍,人还没死。
     城上,已跳上城头的九个乡勇,手里的盾也是武器,只往人身上拍,手里的短棍挡也不挡乱舞,棍棒直挺挺的砸来,他们也用棍子打回去,总是能打中至少一个人的。
     且这九个人死命往前挤,决计不肯后退,在他们登城的一瞬间,局面就打开了,登城的士兵鱼贯而入,守城方顿时无力控制局面。
     接着,其他两架攻城梯因为压力被分摊走了,同样接连靠城成功。
     任凭刘备如何调兵遣将,已无力回天。
     一百五十人全部上城之后,一百五十对一百五十左右,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势均力敌的,但实际情况是守城方溃败,几乎是眨眼间,被挤退十几步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知道,守城方占尽优势,而攻城方人力投放速度慢的仅比送人头略强。
     守城一百五十人,攻城一百五十人,单看数量是公平的,其实很不公平。
     刘备没守住城,何止是失败,简直是惨败。
     刘备面上挂不住了。
     攻城队完胜。
     往人脸上跳,砸人很好用。
     若说因为是木棍,不能当场立刻杀死登城的人,所以守城方才会败的这么彻底。这有一定道理,但只是一定道理。
     就比如,普通人拿木棍打不过训练有素的职业士兵,当双方都拿起步枪,那普通人更完蛋了。
     李孟羲的新战术,简直犀利。
     很快,大胜之后,第二轮攻城开始。
     毫无悬念,刘备守城又失败了。
     刘备连败了十几次,终于,刘备也开始意识到争夺城墙上每一寸空间的重要性,刘备也开始下了一模一样的令,只准进,不准退。
     可是刘备没法学李孟羲那样盯着人,但见谁后退,军法处置。
     八九个人好盯,一百五十人,盯不过来。
     所以,刘备的城一直被攻破,一直被攻破,直到,夕阳西下。
     刘备输的没脾气了,这也证明了,李孟羲成功摸索出了城头搏杀的关键。
     若是当日攻打县城时,早早的会了这跳城战术,说不定不用张飞,乡勇们自己就能破城了。
     想着,李孟羲又把这个想法摒弃了。
     现在乡勇能悍勇,能直接不顾一切的把自己当成沙袋朝城墙上去砸,能被棍棒夹击之下,死命往前挤,这建立在基础上——只是棍棒,没尖没刃,乡勇们有勇气对抗,再加上有严令,乡勇们由是勇悍。
     而若是真正的战场上,真正的攻城之战,面对着闪着寒光的矛尖,乡勇们几个人有勇气往矛尖上跳?
     除非,有重甲,且是防护周全,能给士卒足够安全感的超重甲,比如步人甲。
     好的甲胄,对士兵勇气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木车轮骨碌碌转动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孟羲回头一看,两辆攻城椎被木匠营们的木匠推来了。
     差点就忘了这事了,让木匠营天黑之前,除把旧的攻城椎修好以外,再造一辆新的。
     真是卡着点,快天黑了才来交任务。
     可能是鲁犁理解错了,是理解成天黑的时候把攻城椎送来。
     李孟羲去查看攻城椎修的怎样了,乡勇们解散,从鲁犁身边经过,看着鼻青脸肿的乡勇们,鲁犁惊讶极了。他是没见过强度这么大的训练。
     “顶上这么薄,能扛住石头砸吗?”李孟羲看着攻城椎薄薄的屋顶形棚顶,疑惑极了。
    喜欢。
  

第218章 咫尺必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