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7章 李陵不配称名将[1/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杀猪得时间,这晚算是吃不成肉了。
     肉暂且不说,刘玄德把妇孺营交给自己来管,李孟羲便只好过去看看。
     所谓妇孺营,就是白天腾出的二十辆空车,然后从头到尾过了一遍,把军中那些小朋友,孕妇,又或者年迈的实在走不快的老人,都给叫到车上拉着走。
     再加上小孩子,孕妇,老人,这些人的亲眷,也一并安排在妇孺营,人数共计有几百人。
     李孟羲在妇孺营晃荡时,他所到之处,众目汇聚,问好声频频起伏。
     以前,李孟羲在辎重队,整日在车里,跟黄巾俘虏(民夫)没多大交集。
     很多人,甚至没见过李孟羲。
     但,白日李孟羲和刘备到处领着车拉人之后,所有人都认得他了。
     每一声问好,李孟羲都笑着一一回应。
     因为妇孺营小孩子多,小孩子凑一起,就像达成了某个临界条件一样,如水炸开了锅一般突然热闹。
     这这一天前,小孩子们分散混在民夫中,这一个那一个,小朋友大致都是情绪很不高的。
     因为,每日要赶路,就算扎营后,停下来了,大人们赶了一天路,累的不行,哪里有精力再哄小朋友啊。
     每个傍晚扎营时分,这些小孩子都是无聊的躺在大人怀里,这里看,那里看,什么玩的都没有。
     一个小孩子,只能是无聊。
     两个小孩子,如果面对面,小朋友就会很有默契的彼此看一下,开心的拿脚你踢我一下,我踢你一下,开心的玩耍起来。
     这是,两个。
     当三个小孩子聚在一起,就会有别的游戏了。
     比如,把自己捡的小石头,跟另一个人抓的蚂蚱,换着玩,或者,三人拿着草棍,乱打。
     当很多很多小朋友聚到一起,那就成猴山了。
     吵吵闹闹的,如果不睁眼看,还以为,是哪个村头,而不是军营中。
     看小孩子们疯跑着玩,小砖就不想再跟哥哥一起乱走了,他挣开哥哥的手,“哥哥,俺也想去玩。”
     弟弟抬头,眼巴巴的看着哥哥。
     李孟羲想了一下,他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去吧。别跑远啊。”
     就几百人的营地,不大,李孟羲没一会儿就转完了。
     巡视过程中,他看到以下情况。
     大多数人,都是有稿席的,已经有人把稿席摊开在了地上,大人小孩儿坐在稿席上玩耍。
     其次是,小朋友真的多。
     不把小孩子集中起来,还感觉不到,集中起来之后,就感觉满地都跑的是小朋友。
     还有,按时间算,这个点儿,伙夫们都已经开始升火做饭了。
     若是平日,民夫们粗放管理,伙食是乡勇们统一分配的,排着长长的队,一人一碗粥。
     现在,妇孺营独立出来了。
     粮食供给是怎么安排的,有无安排?
     万一,刘备认为自己安排好了,自己也认为刘备早安排好了,都忽略了这件事的话。
     那就出差错了。
     妇孺营独立出来,本是想干好事。
     好嘛,妇孺营立营第一晚,就把满营妇孺给饿着了。岂不得不偿失。
     除了不见伙夫,李孟羲还发现,没得帐篷。
     军中战兵千余,帐篷也就百余,若是没有招抚四千多黄巾,帐篷够用了。
     带上这众多民夫,本来良好的后勤一下就显得薄弱了。
     一千人能住的帐篷分给四千民夫,显然不太可能,但,妇孺们,确切的说,是最小的小孩子们,还是要凑几顶帐篷出来给他们的。
     不然,小孩子睡外面,必然容易着凉生病。
     李孟羲正要去找刘玄德,问刘玄德要东西。
     却有一众乡勇,拉着粮车,背着陶瓮之类的来了。
     为首的乡勇什长,李孟羲眼熟但是叫不上名字来。
     人到了,粮食也到了。
     交流中得知,刘备送来的是可供数百妇孺吃用七日的口粮,说是七日,但刘备给的比说的更多了许多,估计半月也吃不完。
     很大的粮食袋子,一车少说七八袋子。
     而负责煮饭的炊具也一并凑够了送来。
     过来襄助妇孺的营的伙夫,共计二十人,每人背着一个瓮。
     大瓮一个,能做二十人的粥。
     若按二十人一灶,按妇孺营人数,总数六百多,共需炊具三十二个,便需要升起三十二堆篝火,升火做饭若交给专门的人做,一个人看三堆火,也需要十来个人专门当伙夫。
     炊具不够啊,做饭的人也不太够。
     李孟羲打量着刘备支援的二十个伙夫。
     陶瓮不够可以再凑,人不够了哪里找呢。
     李孟羲最先想的是让妇孺营,那些随行的小孩子家长来帮忙煮饭,可一想,好像不行。
     因为利益相关,谁都会给自家孩子多盛,甚至借煮饭之机,偷偷藏一把粮什么的也不奇怪。
     因为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李孟羲想到,如果自己没有被刘备重视,也不得不屈身于妇孺营,整天吃不饱,为了多吃一口东西,不让自己特别是不让弟弟饿着,李孟羲才不愿意管什么道德呢,但凡有一点机会,必然要偷偷藏粮然后给哥俩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伙夫还是得交给乡勇们,不能交给妇人们来干。
     天色不早了。刘备支应的人来的很及时,李孟羲当场分配了任务,他吩咐伙夫什长,交代他再去往哪再借十五个瓮。
     然后,剩下的人,一人管三灶,开始做饭。
     事情安排下去了,李孟羲这才觉得,问题不大。
     三十五个瓮,一瓮煮二十人的粥,可供七百人。
     妇孺营人没这么多,有盈余。
     ——
     伙夫只有二十人,却得煮三十五瓮的粥,一人不止管一个。
     李孟羲眼瞅着伙夫从粮袋里捧粮食往瓮里放,有一个细节李孟羲没搞明白,那就是每餐放的粮食,该放多少呢?有没有个定量呢?
     若无法精确控制,多放一顿少放一顿的,控制不好,可能还未到预计的时间,就把粮给吃完了。
     放在小层面上说,一什人分配不好口粮,就可能时不时的会因为过早的把军粮吃完了,又不敢去跟将军再要粮

第247章 李陵不配称名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