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情报与通信[2/2页]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他们大部分为了报仇,也加入许成名的军队。
     贵州本地一些土司,了解到我们的改土归流政策,他们反而帮助大明,极力抵挡我们。”
     “贵州总兵许成名,看到遵义就有我们一个旅,他这是看不起我们。
     让他再次长长记性,知道老虎屁股摸不得。
     我们和以前可不一样,路现在修通,大炮可是能运来。
     前天我亲自去试了新式步枪,这种火枪威力十足,我们一定会给许成名一个惊喜。”
     曲天不担心军队无法挡住许成名的明军,两方的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他们是一线部队,属于第一批次换装28式步枪的军队,这种步枪太强了。
     “曲祝师,我去带领部队迎敌,你给秦王殿下和四川都督府写报告,告知前线正式接敌的消息。
     同时派传令兵,给师长汇报情况。”
     他们商量好各自的任务,曲天来到自己屋内书写报告。
     一份详细报告,用密语进行书写。
     一共书写了三份,分别送给师长、四川都督苏河和秦王殿下。
     一份简单的敌袭报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遵义,贵许袭,万五。”
     一共只有三组词七个字,这是为了方便新的通信系统,准确快速传达这个信息。
     这句话的含义是遵义府,遭遇贵州总兵许成名带领的军队袭击。
     他们一共有一万五千名明军。
     曲天把写完的报告,一份交给传令兵。
     他们通过见在各地的邮局驿站系统,把消息传回去。
     简易的报告,通过通信塔快速传递信息。
     曲天亲自带着简易报告,来到位于遵义府高山上的通信塔。
     这里有一个班的士兵驻守,每隔两个小时,就会有五名士兵,登上哨塔值守。
     这五人中,有一人负责指挥,他们是班长或是祝师。
     两人负责观察通信塔两端的情况。
     剩下的两人,负责书写传递的信息。
     每天都有三个班,轮换值守这座通信塔。
     通信塔上的通信兵,看到曲天要传递的信息。
     他们记下信息的内容,爬上通信塔。
     观察哨拿着军用望远镜,观察北方通信塔的动向。
     每一个通信塔距离五公里,能通过手中的军用望远镜,看到通信塔上面的情况。
     山里的地形复杂,又受到地球曲面影响。
     每个通信塔间隔五公里,这是相对合适的距离。
     驻守在通信塔上面的祝师,看到班长带来的信息,他立刻安排任务。
     通信兵在木板上,排列着红绿两色的令旗。
     红色的令旗是长条形状,绿色的令旗,它是一个拳头大的圆点。
     通过这两个令旗的排列组合,就能传递简短的消息。
     要不是木板空间有限,它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白天使用令旗传递消息,夜晚就变成红色的长条灯笼和绿色的圆形灯笼。
     通信兵很快在木板上,书写完需要传递的信息。
     他把大木板通过简单的滑轮组,吊在通信塔的顶部,用绳索固定好木板,让它朝向北方的通信塔。
     通信兵在通信塔上,不断挥舞着旗帜,吸引对面通讯塔上面士兵的注意。
     他的动作,很快引起对面通信塔上,负责观察哨的注意。
     他们看到了对面通信塔上面悬挂的内容。
     他口述上面的内容,让自己的同伴在木板上排出一样的内容。
     通信塔上面的通信兵,通过这种手段,复刻这个内容。
     他们向着发来信息的通信塔方向,展示他复刻的内容。
     通信塔传递的消息本来就非常简短。
     错一个词,意思都出现巨大的变化。
     军用词汇非常严谨,让每一个通信塔,都要保证自己复刻的信息绝对准确。
     发出信息的通信塔上,观察哨用军用望远镜,阅读对面复刻的信息。
     “信息正确,给他们发信号。”
     负责拿着令旗的通信兵,他挥动手中的绿旗。
     对面的通信塔负责了望的观察哨,看到他挥舞绿旗后。
     “复刻内容正确,把内容记录好。”
     另一个通信兵听到内容正确,他把木板转向下一个通信塔,并用绳索固定好。
     他们接下去,会重复这个程序,通信塔互相接力,把消息快速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同时通信兵的班长或祝师,负责记录接收的信息。
     这种信息要清晰的记录下来,出现重大差错,这是追责的重要依据。
     有人出错,这也是他们摆脱罪责的证据。
     无法建立通信塔的地区,用热气球替代通信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四川都督府,苏熊看着外面的浓雾。
     他穿着棉衣,站在门前也感到一丝寒冷。
     作为一个北方人,第二次在四川过冬,还是不习惯。
     王世元拿着一叠各个部队的报告,来到都督府。
     “苏都督,这是遵义、乌撒、建昌当地发来的报告,云贵地方的明军,已经开始动员。
     动作比较快的贵州总兵许成名,他已经开始试探遵义府守军的实力。
     大明朝各地的军队,已经开始动员,大战一触即发。
     还有,边境地区的部队,非战斗减员很严重,这太影响士气了。”
     苏熊接过报告,仔细查看上面的内容。
     “通信塔系统传递消息真快,就是它太依赖天气了。
     像这种大雾的天气,通信塔就直接罢工,还是要靠传统方法。”
     苏熊阅读完前线的信息,立刻做出战斗部署。
     他同时把军队调动的信息和前线的消息,汇报给汉中。
     现在通信塔没有办法使用,他使用信鸽传递亲手写的书信。
     各个军队和四川都督府详细的报告,通过邮局体系送到汉中。
     ………………………………
     邮局负责运送保密公文的通信员,背上封锁好的箱子,骑上快马跑出蓉城。
     他骑着马在水泥路上飞奔,马蹄铁敲击在水泥路上,响起有节奏的咚咚声。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安全的跑向下一个驿站。
     箱子里面的密信,都是经过特殊加密,除非有密码本,谁都看不懂上面的内容。
     现在秦王府的统治区,已经全面肃清盘踞在各个山头的土匪。
     通信员再也不害怕,突然有一股土匪窜出来劫道。
     通信员跑在路上,突然感觉到一股寒风刮起来。
     还好他穿着棉衣,可以忍受这股寒风。
     只不过脸上的皮肤,像被刀割一般。
     他继续向前跑着,看到天空上乌云密布,很快天空上就飘下雪花。
     川北地区,已经开始降雪了。
     “这种天气,通信塔完全没用,传递信息还是要靠我们”
     天色已经渐黑,通信员顶着大雪,来到邮局的驿站。
     “紧急军情,甲级通信令牌。”
     通信员掏出一张令牌,直接递给驿站的工作人员。
     他把令牌和箱子交给驿站,自己牵着马走进驿站休息。
     他们邮局传递消息,采用换马又换人的方式。
     他只负责这一段路,他大半生都在跑这一段路。
     之前主要是走货,秦王到来之后加入邮局,他就运输公文。
     长时间走这条路,对这条路更加熟悉。
     哪怕是把眼睛蒙上,他也能骑着马安全通过这一段路。
     这也是他敢在风雪中骑马的原因。
     他跑了多次夜路,传送紧急军情,都没有出现差错。
     让一位通信员走一段陌生的路很容易出事。
     安排熟悉路的通信员,才是最好的选择。
     驿站接过令牌和信箱,安排通信员连夜接力骑着马,顶着风雪把信件送到下一个驿站。
     驿站相互接力,把信箱送到汉水边上,乘船直奔汉中城。
     ………………………………
     陕西西安城。
     一个蒙着面的人,走近一家皮货店。
     “上等猪皮,来九十九斤。”
     “客观,我们这猪皮卖没了,牛皮要不要。”
     “皮子上等,牛皮猪皮都一样,我去看一看皮子。”
     “客官后院请。”
     军情局三处处长韩云仙亲自接见这个人,这是他们军情局刚刚接触的大明将领。
     军情局成立之后,秦王调拨一大群暗卫,进入新成立的军情局。
     韩云仙想立一个大功,打下他们军情局的名气。
     暗卫功能太多,精力被分散了。
     他们军情局,专精于军事情报,更专心搞军事情报,在自己的领域,不能被暗卫超过。
     他们坐在一起喝着茶,韩云仙劝道:
     “老哥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大明的情况已经积重难返。
     老哥就是带兵的将领,有没有实力抵抗秦王的大军,老哥比谁都清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哥考虑的怎么样。”
     韩云仙看着对面的人,他能来这里,就已经是想通了的人。
     这人喝了口茶,缓缓说道:
     “崇祯皇帝已经下了严旨,绝不会让黄衣贼,挺过崇祯五年。
     号称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围剿黄衣贼。
     我只知道陕西这里,集结了陕西本地卫所兵八万人和十二万援军。
     特别是四万关宁军战力最强,其中有一万八千人都是骑兵。”
     这个人详细介绍,陕西方面明军的将领和军队组成。
     韩云仙从桌子下方拎出一个木箱。
     他打开木箱,里面堆满了一枚枚金币。
     这一箱子金币就有五百两。
     他看到对面的人呼吸加重。
     “我们童叟无欺,只要你的消息重要,多少金币我们都能拿出来。”
     这人收下箱子,眼中满是贪婪的神色。
     “我还有一个消息告诉你们,明年三月,就有一批大炮和火枪运过来装备陕西的关宁军。
     现在关宁军火器极少,大部分都是三眼铳这种老旧火器,比不上伱们的火枪。
     新式火器我见过,已经跟你们的火枪差距不大。”
     韩云仙听到之后,又拿出一箱金币。
     他从中拿出一半,递给这个人。
     “老哥,你能搞到一支你们新式火枪,剩下这一半金币,就都是你的。”
     这人贪婪地看着金币,思考许久后,点点头说道:“没问题,你等我的好消息。”
     几天之后,韩云仙安排心腹,带着一支做工粗糙的火枪,逃出西安城,返回汉中。
     7017k
    喜欢。
  

第149章 情报与通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