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凉爽的气温接近尾声,寒冷的冬天正在缓步靠近。
这个秋天,孙炼初的培育的新秧苗有了第二季的收成,苍云国自灵孝帝之后,终于又有了稻米满仓的盛景。
凤昭坐在宣政殿,听户部汇报今年的米粮情况。
“今年收成剧增,市场米价比上季度跌落四成,各州府屯粮满仓,百姓手中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今年的冬天足不出户也可以过个好年!”
孙炼初听户部汇报情况,长长一摞的清单都是喜报,高兴的喜极而泣。
直到今天他才有庆功的喜悦,“太好了,太好了!终于成功了,太后娘娘,微臣终于成功了!!!”
孙炼初在第一季度丰收的时候,尽管也高兴,可心里依旧压着一块石头,担心粮食在第二季长不出来。现在好了,不仅长势良好,现在也能丰收。证明种子没有问题,明年还能扩大规模的播种!!
凤昭牵起多日来的第一抹笑容,她望向萧泓懿,萧泓懿会意,命令小李子把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拿出来。
“司农寺丞孙炼初听旨!”
孙炼初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司农寺丞孙炼初不辞辛劳,研制稻谷新粮,使我苍云两季丰收,获稻谷满仓盛景,朕心甚悦,着司农寺丞孙炼初破格擢升户部侍郎,钦此!!”
现在孙炼初是从六品,也是他自己通过科举获得的官职,现在升为户部侍郎是正三品,连升三品是莫大的荣耀!
“微臣…微臣恐怕……”孙炼初进入官场还不到半年,坐火箭的升官,他既高兴又激动,兴奋之余又怕自己资质年轻,给凤昭和萧泓懿误事。
“依朕所言,孙爱卿的功劳在千秋万代,莫说侍郎之位,就算是被封公侯也使得。”萧泓懿走下龙椅,亲自把人扶起来,“孙爱卿莫要推辞,你的公侯之位,朕已命慈海大师测算封号,待到结果出来,朕会允爱卿世袭罔替!!”
孙炼初以为侍郎就是结果,没想到萧泓懿告诉他这只是前菜,因还未到黄道吉日,才没有把主餐端上来。
“孙爱卿莫要推辞,有功劳就该嘉奖,母后也说你适合户部侍郎的位置,我们都相信你能做好!”
“微臣……”孙炼初红了眼眶,激动的语无伦次,能做的只有磕头领旨,“微臣谢皇上,谢太后娘娘隆恩!!”
孙炼初的嘉奖,没一人有建议,就算是文成林为首的文家一派,也都登门去孙府贺喜。如萧泓懿所言,孙炼初研制出来的新秧苗,功在千秋万代,就算修筑祠堂享香火也使得。
凤昭把孙炼初安排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不仅是嘉奖,还是问路石。
苍云律法,每年冬季过年之前,吏部会统筹本年官员的政绩,有功者受封,无功者留任察看,受过者贬斥或流放,空出来的官职也是为年后春季的春闱挪动,为新科举子腾位置。
自灵孝帝开始,每年升迁的都是文家人,让文家派系越来越庞大臃肿,直逼皇权。
“哀家投
第147章 问路石,朝廷换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