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碰到自己身体,只靠衣袖传导力气,不免力道不足。
     加之这人身体精壮,似乎还练了些打熬筋骨的本事,是以这一下摔得并不算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被一个小姑娘放翻在地,伤得重不重哪里还重要?重要的是脸面!
     这人翻身站起,指着两人,额头青筋直冒,“好啊,你们竟然敢当街行凶。怕不是不知道老子是什么人。”
     “我管你是什么人?打你还用挑日子吗?”钟灵说着,小拳头一抬,“再说,再说还打你。”
     那人一见,顿时瑟缩了几分,退后半步却又觉得气势丢了。
     可再让他上前却又不敢,只是努力撑着场子道,“你们等着,我找人来收拾你们。”说着转身,再次恨恨瞪了两人一眼,快速挤入人群。
     全冠清浑然不当一回事儿,再看那做糖人的小贩,看向自己二人的目光已经满是敬畏。
     汴梁作为都城,兵丁森严,治安也是整个赵宋境内最好的。江湖人很少会来这里,太犯忌讳。是以汴梁百姓平日里亲眼见到高来高去的江湖豪侠机会比起其他地方少得多。
     然而没见过不代表没听过。
     汴梁七十二正店不是寻常百姓能够去的,可是给市井小民消遣的酒肆、茶馆却一点都不少。
     其中多有说书人,用以作招揽生意的手段。
     这时候四大名着中三本都还影子都没有,唯独三国已经有了评话、
     虽然还有很多诸如五代平话、隋唐平话之类的后世佳作雏形,但终究还是雏形。
     于是很多走南闯北说书人,就将江湖人的轶事将来听。
     大家伙爱听!
     虽然说到后来几乎都是说书先生瞎编的,可依旧不影响市井趋之若鹜。
     甚至最近两年汴梁市井之间最火的人名都已经从苏大学士是北乔峰南慕容。
     “大爷……您是,江湖人?”小贩小心翼翼地问道。
     “哦,汴梁城内也有江湖人?”全冠清笑道。
     他可是听说过,江湖人寻常是不会进入汴梁的,很容易招惹到皇城司的人。大内侍卫之中可也不缺好手。
     “没,没见过。”小贩尴尬摇头,“不过听人说起过,那个,大爷只怕是初到汴梁吧?”
     “很明显吗?”全冠清笑道,摸出一串铜钱递给那小贩,“龙凤呈祥。”
     “哎……这个……”小贩看着那一百文铜钱,明显是非常眼馋,但却又有点不敢收,“要不您还是赶紧走吧?等会那高二找了人过来,可就不好了。”
     “哦?”全冠清挑眉,“那高二还是个人物?”
     “那高二狗屁不是,可架不住他家主人厉害啊。”小贩苦笑道,“他是苏学士的门下。”
     “苏学士?”全冠清一愣。
     他有原身的记忆,知道如今朝堂有两位苏学士。
     其中一位自然是才华都要溢出来的苏仙苏轼,全冠清刚来得知自己竟然和这一位到了同一个时代,可是满心惦记着一窥真容,只是一直没得机会。
     另一位则是其弟苏辙。
     这位后世网上被戏称‘为了捞哥哥混到了宰相的小苏相公虽然带了个小字,不过其实做的官倒是比兄长更大。
     只是人们说起只是,还是多言苏轼为苏学士或者大苏学士,苏辙为小苏学士。
     “可是苏轼苏大学士?”全冠清不确定地问道。
     “对,就是东坡先生。”小贩点头,随后叹气道,“哎,苏大学士何等风流人物,怎的收了这么一个门下走狗,真的是……”
     显然这小商贩很崇拜苏轼,即便看不上甚至鄙夷那个高二,但并没有牵连到苏轼的身上。
     全冠清听得有趣。
     他只以为苏轼在这个时代虽然有名,但更多是停留在文人墨客、上流阶层。
     不曾想市井之间也是如此名声斐然,似乎还颇受爱戴。
     全冠清却是狐疑,“苏学士如今在汴梁?”
     原身脑子里有些许记忆显示,苏轼应该是在杭州知州。大智分舵地处江南,即便是对于官方再不在意,一地的头号长官总是知道的。
     更不用说是苏轼这种人物。
     “哎,这位大爷有所不知。年初苏大学士就奉诏回京了。说是要调尚书,不过小苏学士……嗯,现在该叫小苏相公了,任了相公,这事儿就耽搁了……”
     小贩看全冠清听了苏轼的名头也没有离开的意思,索性收了银钱,一边做起糖人一边滔滔不绝诉说起来。
     钟灵则完全不管什么苏轼、苏辙,眼睛里满是逐渐成型的糖人,眼睛里都在冒星星。
     全冠清听得新鲜,苏辙还真当过相公啊?
     说话间糖人已经成型,钟灵才刚接过糖人,便听到远处一阵嘈杂之声。
     一队衙役拿了铁尺、锁链朝这边过来。而在他们身后,赫然是此前那个高二。
    喜欢。
  

第65章 汴梁风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