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挨户地拜。
孙大伯作为孙家这一辈的长兄,自然成了领头人。
拜年的队伍从孙大伯家出发,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先是孙父三兄弟和他们的儿子,接着路上遇到的其他孙姓男丁也自动加入进来。
等走到村口时,队伍已经有二十多人了,老老少少排成一长列,蔚为壮观。
34;先去五叔公家,34;孙大伯发号施令,34;他年纪最大,不能让他等。34;
五叔公是孙家庄现存辈分最高的老人之一,已经九十多岁了,住在村子最北边的老宅子里。
老人家耳背得厉害,但每年初一必定早早起床,穿戴整齐等着晚辈来拜年。
五叔公家的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门口贴着崭新的春联。
老人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穿着深褐色的长衫,雪白的胡子垂到胸前,像年画里的老寿星。
34;五叔公,新年好!孙家晚辈给您拜年了!34;孙大伯高声喊道,率先跪下磕头。
后面的人按辈分依次上前,跪拜行礼。
五叔公眯着眼睛,笑得合不拢嘴,颤巍巍地从身旁的盘子里抓糖果分给大家。
轮到孙佑安和孙佑宁时,老人特意多抓了一把,还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
34;好孩子...好孩子...34;五叔公的声音沙哑得像风吹过枯树枝,34;要听话...好好读书...34;
从五叔公家出来,队伍继续向下一家进发。
孙家庄虽然有不少户人家,但近一大半都姓孙,各家之间多少都有些亲戚关系。
拜年的路线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先去哪家后去哪家,丝毫不能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到一家,流程都差不多:进门先喊34;新年好34;,然后按辈分磕头行礼。
主人则会热情地端出瓜子花生,给孩子们塞糖果,成年人则会被敬上一支烟或一杯酒,大年初一这天的34;吉利烟34;不管抽不抽都必须接。
34;小玄子,听说你媳妇快生了?34;路过六婶家时,这位远房婶子拉着孙玄的手问道。
孙玄点点头:34;大概还有六个月。34;
34;好好好,34;六婶笑得见牙不见眼,34;生了记得来报喜,我给你家孩子做双虎头鞋。34;
就这样一家家拜过去,等拜完村东头最后一家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孙玄的膝盖隐隐作痛——这一上午不知磕了多少个头。
孩子们倒是精神奕奕,兜里装满了糖果,手里还攥着几张皱巴巴的压岁钱。
34;歇会儿吧,34;孙大伯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村口的大槐树,34;喝口水再继续。34;
众人或坐或站,在槐树下休息,孙佑安和孙佑宁两个小子趁机比试谁得的压岁钱多,被孙逸各敲了一个爆栗。
孙文和几个年轻父亲则凑在一起,交流育儿经。孙大伯和孙父几个长辈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抽着烟,聊着今年的农事安排。
孙玄靠坐在树干上,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和哥哥拜年的情景。
那时候他还小,磕头时总偷工减料,被父亲训斥了好几次。
如今轮到他带着下一代延续这个传统,心里突然涌起一种奇妙的感动。
34;玄子,34;孙大伯突然叫他,34;下午你就不用跟着了,回去陪陪你媳妇。
有身子的人虽然不用拜年,但在家也闷得慌。34;
喜欢。
第539章 磕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