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 婶子这秤可准了[1/2页]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黎青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堆已经升好,可以开始熬糖。桑榆坐在火堆旁,不断搅拌着锅内的液体。
     桑兴皓悄悄凑过来,脑袋放在她的膝头,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看。
     “阿姐,你明日去城里,我也不带吗?”
     他可是阿姐的好帮手,每次称重都称得特别好,为何阿姐这次去卖糖却不带他呢。
     桑榆早就注意到他暗戳戳在盯着自己,还以为他会等到明早再来上上次那一出,抱着她的腿不松手,却没想到现在就等不及凑上来。
     她手上动作不停,没把桑兴皓当成个不懂事的孩童,笑着软言同他商量。
     “这次阿姐还有些事,带着皓儿不方便。等下次再带你一起去,好不好。”
     闻言桑兴皓有些不高兴地扁起嘴,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那好吧,下次阿姐一定要带上皓儿。”
     隔日清晨,桑榆将昨晚做好的糖块放入篮子中码放整齐,拎着篮子一路往东行去。
     她今日来的时间早,进入岭南城时,路上连行人都不多。
     为了以防万一,她没去上次的永和坊。
     同行人问过之后,来到一处坊市入口,坊市牌匾上书三个大字——永兴坊。
     这次桑家夫妇摘回来的金樱子分量不少,足足熬制出近十多斤的糖块,具体有多少斤桑榆就估算不出来了,得称重之后才知晓。
     家里还有之前剩下的糖没吃完,于是这次她将新熬出的糖全都带了过来。
     依旧是熟悉的小房子,排队进门、登记货物信息、称重、交税,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直到称重的时候,桑榆才知道原来这次一共制出十六斤三两的糖,交完三十三文钱后,她领到了一块牌子。
     牌子上和上次永和坊的几乎一模一样,就是背后的字不同。她今日来得早,领到个靠前的号码,乙区二十七。
     此时时间尚早,坊市内小贩的数量远比行人要多得多,一个个都在忙着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摆放出来。
     桑榆寻到位置的时候,心中便暗道不妙,二十六号摊位上,卖的也正是饴糖。
     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哪怕间隔一个摊位都还好些,靠得如此之近,怕不是连对方一次卖出多少糖都能听见看见。
     她有心想回去换个远些的摊位,却看见有人越过她,在更后些的摊位陆续摆放起东西。
     若是现在再去换,回来指不定排在哪,到时候生意有多惨淡可想而知。
     她一咬牙,将手上的牌子挂在后面墙上,从篮子里拿糖出来摆放。
     价钱一样,位置差不多,客人买谁的不买谁的,那看的就是品质,怎么也怪不到她头上。
     原本二十六号摊位上的妇人还在懒洋洋地打哈欠,日日都得起早过来占位摆摊,人是到了,脑子还没睡醒。
     不经意地扫过桑榆面前的东西,她瞬间精神起来。
     哟呵,今儿还真是巧了,遇见个同样卖糖的,看成色品质还挺好,那她今日的生意可就落不得好。
     摆好三堆小糖山之后,桑榆环视一圈,很快瞄准自

第六十二章 婶子这秤可准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