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1章 重建行动[1/2页]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凯少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青河水库溃坝后的第七天,泥泞的坝基上响起第一声挖掘机轰鸣。晨雾未散,老党员李长根就拄着拐杖来到工地,看着推土机碾过被洪水泡软的土层,浑浊的眼睛突然湿润 —— 四十年前,他正是这座水库的第一批建设者。
     “李大爷,您怎么又来了?” 年轻的志愿者小陈赶紧扶住老人,递上一杯温热的姜茶,“昨晚下了暴雨,路滑您该在家歇着。” 李长根却指着远处的塔吊:“我当年在坝底埋过木桩,哪里的土层松,哪里该多灌水泥,我比这些机器清楚。” 他从布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磨得发亮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画着水库的老图纸,“你看这第三段坝体,当年打地基时遇见过流沙层,现在重建得格外当心。”
     工地上,头戴安全帽的方玉明正在和施工队长争执。“按照老图纸,这里需要打五米深的水泥桩,但新规范要求七米。” 他指着平板电脑上的地质勘探报告,“溃坝的教训就在眼前,不能有任何侥幸。” 队长挠了挠头:“可现在水泥供应紧张,多打两米桩,至少耽误三天工期……”
     “工期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方玉明突然提高声音,抬头看见李长根颤巍巍地递来笔记本,“大爷,您这是?” 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图纸:“当年我们没经验,坝基打得浅,现在你们有技术,可不能在老毛病上栽跟头。” 方玉明接过笔记本,指尖触到纸页间夹着的旧照片 —— 年轻时的李长根站在水库工地上,身后是飘扬的红旗和挥汗如雨的建设者。
     中午时分,一辆满载水泥的货车驶进工地。车门打开,跳下来的司机竟是退休老军人陈建国。他拍了拍沾满泥浆的裤腿,指着车斗里的水泥袋:“听说工地缺材料,我联系了当年的老战友,从邻省调了这批标号达标的水泥。” 人群中突然传来抽气声 —— 陈建国手里攥着的,竟是三枚锈迹斑斑的军功章,“当年扛枪保家卫国,现在退休了,总得为家乡再出份力。”
     工地上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不知谁喊了句:“老英雄把军功章都押上了,咱们还能不卖力?” 年轻的焊工小张立刻举起焊枪:“今晚加班焊护栏,我保证每个焊点都过探伤仪!” 大学生志愿者们则围在一

第361章 重建行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