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3章 全民热潮[2/2页]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凯少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名字后面都画了个对勾,最小的62岁,最年长的85岁,此刻正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从各个角落往工地赶,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像在打鼓,敲得人心头发颤。
     “同志们,”李建国踩着水泥袋站得笔直,手里的喇叭发出刺啦刺啦的电流声,却盖不住他声音里的激动,“咱青河人啥时候怕过天灾?当年洪水冲垮了堤坝,冲不垮咱老百姓的心!”他指向远处正在浇筑的坝体,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里,不知谁先跟着喊了声“加油”,接着就有人起了号子,“一二、一二”的节奏混着机器声,在空旷的工地上荡开。退休的老教师举着块黑板站在一旁,用粉笔写下“万众一心”四个大字,粉笔沫簌簌往下掉,旁边围着帮他扶黑板的小学生,红领巾在风里飘着,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把四个字映得格外鲜亮。
     午后的太阳像个火球,晒得人头皮发晕,李建国蹲在物资堆旁,看着志愿者们把“李建国捐赠水泥”的红牌子插在最显眼的位置,脸一下子红了,忙摆手:“别插我的名,要插就插‘青河人!”远处传来汽车鸣笛声,又一队挂着“兄弟县区支援”横幅的车队驶来,带头的卡车上,年轻司机探出头喊:“大爷,我们那儿的老百姓说,十年前青河人帮过我们抗雪灾,现在换我们来帮你们!物资不够吱声,我们再拉!”
     暮色降临时,工地亮起了探照灯,光柱刺破夜空,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建国坐在新砌的坝基上,指尖摸着手里的纪念章——那是水泥厂负责人刚刚送给他的,和他自己的三枚勋章放在一起,轻轻一碰,就发出清脆的响,像在唱歌。远处,不知谁起了个头,《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在工地上响起,先是几个人低声哼,然后变成几百人合唱,歌声穿过潮湿的空气,飘向渐亮的星空,把星星都震得眨起了眼。
     这一晚,青河库区的夜空格外璀璨,星星比往常密了好几倍。李建国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有人在卸物资,有人在搅拌混凝土,还有人在给彼此擦汗,突然想起老班长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的话:“建国啊,老百姓啊,才是咱军人心里最沉的勋章。”此刻,他看着工地上攒动的人影,看着堆积如山的捐赠物资,看着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突然觉得,比起胸前的军功章,眼前这无数双攥着铁锹、扛着沙袋、递着水的手,才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勋章,闪着比星星还亮的光。
     雨又开始下了,细细的雨丝落在坝基上,溅起小小的水花,却浇不灭工地上的热火朝天。有人撑起了伞,有人干脆淋着雨干得更起劲儿。李建国站起来,把四枚勋章小心地揣进内袋,贴在心口的位置,转身走进雨里——他知道,这场全民参与的重建,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千万个“李建国”,用热血、用信念、用最朴素的善意,在洪灾过后的土地上,重新筑起了一座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堤坝。那是人心的堤坝,是用守望相助砌成的墙,是永不垮塌的家国情怀,在雨夜里闪着温暖的光。
    喜欢。
  

第363章 全民热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