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0章 群众监督热潮[2/2页]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凯少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拍驾驶室的门,嗓门洪亮得像工地的大喇叭,“你这苫布松了,砂石撒路上不说,万一混进些碎玻璃、土块进了混凝土,坝体质量能好?到时候溃了坝,你担得起责任?”
     司机师傅摇下车窗,脸上淌着汗,苦着脸解释:“大爷,我赶工期呢,就撒了点边角料,不碍事的——”
     “赶工期也得讲规矩!”赵大叔从裤兜里掏出个红布袖标,上面绣着“群众监督”四个黄字,往胳膊上一套,挺了挺腰板,“上个月你这车就因为苫布没扎紧,被张大爷记了一次,再犯可是要上指挥部的‘黑名单,到时候哪家施工队还敢用你?”
     司机探头一看,见赵大叔身后不知何时围了几个戴红袖标的老人,都盯着车斗看,只好叹口气拉上手刹:“得得得,我这就绑,您老别记我名儿行不?”说着乖乖下车,从工具箱里翻出绳子,把苫布勒得紧紧的,连边角都系了死结。
     不远处的质量监督组技术员小周抱着图纸走过来,笑着冲赵大叔竖大拇指:“赵叔,您这‘民间监理比我们还严,现在司机师傅看见您这红袖标,老远就开始检查苫布了,比交警的测速仪还管用。”
     群众监督小组的记录本有五个,轮流由组员保管,封皮上写着“堤坝质量监督日志”,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类问题:3月15日,东头护坡石块砌筑缝隙超标3处,下午三点已返工;3月17日,2号料场水泥堆放未垫高,底部3袋受潮,当日转移至干燥区并处罚;3月20日,土方车超载5辆,导致临时道路开裂2米,已罚款并修复……这些问题当天就能通过专门的微信群反馈到重建指挥部,整改结果也会在次日的工地公示栏张贴,谁整改不及时,谁敷衍了事,全村人都能看见。
     “咱老百姓不懂啥高深的技术参数,但啥是‘用心干活,啥是‘糊弄事,眼睛能看出来。”李大妈坐在工地的石头上翻着本子,夕阳透过帽檐照在她手上,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有些变形,“去年溃坝那回,水漫到腰深,各家的粮食、家具漂得满地都是,咱心里都堵得慌。现在看着这堤坝一天天长起来,咱多盯着点,不是为了挑刺,是给子孙后代攒福气——将来咱孙子长大了,能指着这堤坝说‘这是我奶奶当年盯着修好的,多踏实。”
     夕阳把老人们的身影拉得老长,像一串贴在地上的剪影。他们踩着碎石路往回走,脚步有些蹒跚,却走得很齐整,时不时停下来指着远处的坝体讨论几句:“那截护坡的颜色看着匀了,应该是砂浆拌得够数了”“明天要是下雨,得去看看料场的防雨布盖紧没”。那些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的红袖标,在一片绿色的工地安全帽中格外显眼——这是群众心里的“定心丸”,也是横在所有敷衍塞责者面前的“警戒线”,风吹过坝顶时,袖标猎猎作响,像在说:这堤坝,得经得住咱老百姓的眼睛,更得经得住老天爷的考验。
    喜欢。
  

第370章 群众监督热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