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9章 全面整顿[2/2页]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凯少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造师的数量差了三个,不符合新出台的硬性标准,眼睁睁看着手里即将开工的地铁项目合同被收回,公司老板拿着合同在整顿小组办公室外站了整整一上午,最终也只能红着眼眶离开。更狠的是新上线的诚信档案系统,市住建局大厅的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违规企业的名单,红色的“黑名单”三个字加粗放大,在灯光下刺得人眼睛疼。有个开发商心存侥幸,想花大价钱托关系删去自己公司的违规记录,结果没等操作,连他托的那层关系都被这系统揪了出来——那人的侄子在招标办上班时,收过他两条烟,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恩小惠”,此刻成了摆在明面上的违纪证据。
     最让业内胆寒的是随机抽查制度,“随机”二字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谁也不知道它会何时落下。凌晨三点,城市还在沉睡,某工地却为了赶工期,还在连夜浇筑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突然,一群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的检查人员闯了进来,直接堵了个正着。为首的检测员没多废话,拿出专用的工具,直接从罐车里舀了一瓢水泥浆,就在工地现场支起简易设备做坍落度试验。周围的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屏住了呼吸,盯着试验筒里的水泥浆,当最终结果出来时,项目经理的脸“唰”地一下白了——实测值比标准值低了整整五厘米,这意味着这批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都不达标。他当场就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着“完了,全完了”,他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刚浇筑的整层楼板都得拆除重建,不仅工期要耽误,公司还要承担巨额的返工成本,更别提因此要面临的处罚。
     工人们倒觉得这波整顿来得及时,脸上多了久违的踏实。老瓦工王建国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粗糙的手掌在工装裤上蹭了蹭,指着工地墙上新刷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语,咧开嘴笑了:“早该这样了!前年我在另一个工地干活,那栋楼的钢筋间距大得能塞进拳头,我当时就觉得悬,吓得我连夜辞了工,生怕出事。”现在他所在的工地,监理每天拿着游标卡尺挨个量钢筋间距,连绑扎铁丝的缠绕圈数都有严格规定,每一道工序都得经得起检查,干起活来虽然规矩多了,但心里踏实。
     这场整顿像一场迅猛的海啸,卷走了漂浮在水面的泡沫,也冲刷着沉在水底的淤泥。三个月后,当赵铁军在总结会上展示数据时,连最挑剔的记者都愣住了:不合格材料检出率下降73%,企业资质造假率归零,群众关于建筑质量的投诉量锐减了八成多。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没人注意到,散会后赵铁军回到办公室,从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沓匿名信,抽屉上还挂着把小锁。最上面那封,信封边缘被磨得有些毛糙,信封上用红墨水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断人财路,小心全家性命。”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随后将信重新锁好,转身拿起下一份待审核的文件,灯光落在他身上,身影依旧挺拔。
    喜欢。
  

第399章 全面整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