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1章 刘庄继位立皇后[2/2页]

济公传奇 王钟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谷外,安就坦途。羌众却也狡黠,掉头自去,相引出塞。武检点军士,已伤毙了千余人,尚幸全军锐气,未尽消失,乃复整阵追击,直抵塞外。羌人总道汉军败退,不致再追,乐得放心安胆,解甲韬弓,信口唱着番歌,向西归去。不意汉兵从后杀到,吓得羌众魂散魄驰,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又没有山谷可以暂避,偏偏在东西邯间,碰着大敌。东西邯有水分流,中央筑亭,叫作邯亭,邯亭左右,邯水分绕,因名东西邯。这乃是往来大道,并无险阻,汉兵正好纵击,大杀一阵,剁落四千六百颗头颅,擒住一千六百个生口。滇吾滇岸拼命逃生,余众或降或奔,不在话下。马武乃振旅还朝,得增封邑八百户。越二年,马武即病终。垂暮得功,比伏波福运为优。
     同时辽东太守祭彤,亦遣偏将讨伐赤山乌桓,斩将搴旗,大获胜仗,威声四震,绝塞无尘。所有沿边屯卒,各请罢归,俾得休息。明帝因羌胡远遁,四海无惊,正好追承先志,修明礼教。乃与东平王刘苍等,议定南北郊祀礼仪,及冠冕车服制度,宗祀光武帝于明堂,登灵台,望云物,临辟雍,行大射礼。总算是父作子述。嗣复援照古制,就辟雍养老,创设三老五更;三老知天地人三事,五更知五行更代,并不是有三人五人。当下拜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三老服都纻大袍,织纻为美布,故曰都纻。戴进贤冠,即古淄右冠。扶玉杖;杖端刻玉为鸠,故称鸠杖,亦号玉杖。五更衣冠,与三老相同,惟玉杖不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明帝先至辟雍礼殿,就坐东厢,遣使用蒲轮安车,前往迎接三老五更。待他到来,由宾阶升堂,明帝亦起座相迎,作揖如仪。三老就东面,五更就南面,三公设几,九卿正履,汉明帝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实行那夏商周的遗制。及养老礼成,始引太学弟子升堂,由汉明帝自讲经义,徐为引伸,诸儒执经问难,冠带缙绅,都来观听,环列桥门,以亿万计。于是赐荣爵关内侯,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身。李躬事不见列传,且未得侯封,不知何故令为三老?桓荣年已逾八十,屡因衰老乞归。明帝刘庄但加赏赐,不令告退,且始终以师礼相待,未尝失敬。桓荣由少傅调任太常,明帝刘庄犹随时存问,往往亲临太常府中,使桓荣就东面坐着,特设几杖,召集公卿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向桓荣问业。诸生或向皇帝请益,汉明帝辄谦让道:“太师在是,不必问我!”至罢讲散归,尽把太官供具,移赐与桓荣。桓荣有疾病,太官太医奉诏前往视看,陆续不绝。既而疾笃,由桓荣上疏谢恩,让还爵土。汉明帝又亲自前往问候,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桓荣垂涕,面赐床茵帷帐、刀剑衣被,好多时方才别归。自是公卿问疾,不敢复乘车到门,步至桓荣室,悉拜床下。及桓荣寿终,汉明帝亦亲自变服,临丧举哀,赐葬首阳山。桓荣长子桓雍早殁,少子郁应当袭爵,桓郁愿让封与兄之子桓汛,明帝不许,郁乃受封,所得租赋,仍畀兄子,明帝甚以为贤,召为侍中。郁之贤,实过乃父。
     惟汉明帝刘庄既尊礼师傅,复追忆功臣,特就于南宫云台中,图绘遗像,共得二十八将,再加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四侯,合成三十二人。当时诸人多已亡故,赖有云台遗迹,表着千秋,特将官爵姓名,照录如下:
     太傅高密侯邓禹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 琅琊太守祝阿侯陈俊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 左曹合肥侯坚镡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 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
     建义大将军鬲侯朱佑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 右将军槐里侯万修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 太常灵寿侯邳彤
     卫尉安成侯铫期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
     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
     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
     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 大司空固始侯李通
     大司空安丰侯窦融 太傅褒德侯卓茂
     这三十二人的籍贯,在前文中,大多已经叙明,故不重复述。惟自邓禹至刘隆,共二十八将,并佐光武帝中兴,相传为上应二十八宿,或竟说他是星君下凡,这未免穿凿附会,不值一辩。但将云台所纪,史官所采,依次列入罢了。尚有伏波将军马援,也是个中兴功臣,当时光武帝刘秀误听梁松之言,把他薄待,难道明帝刘庄也将他失记么?说来又有原因:马援元配贾氏,早殁无子,继娶蔺氏,生有四子三女,少子客卿,幼即岐嶷,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马援甚加中爱,因名为客卿。自马援家遭谗言诬陷失去势力,客卿亦哭父病亡,蔺夫人不胜悲悼,经常患怔忡,外事由马援之子马廖马防等主持,内事由马援女儿料理。少女年仅十岁,才华逾于两个姐姐,独能整办家事,驾驭僮仆,且勤且俭,事若成人;惟因生性好劳,常患疾苦。
     其母蔺夫人让人给她占卜,卜筮者说:“这女子能成为帝妃,贵不可言。”
     后来,蔺夫人丢失了一颗价值万钱的珠宝,询问看相的人,看相的人指着一个婢女,说:“宝珠是此人偷盗的。”搜查后,发现事情确实是这样。蔺夫人非常惊奇,就令他给自己的女儿们看相。他看到马氏后,很惊讶地说:“我必将对此女称臣。然而她虽然尊贵,却少有子嗣。”
     蔺夫人问:“难道她一生都没有儿子吗?”看相的人回答说:“她命中生有一子,但却早夭了。若是养育别人生的孩子得力的话,比自己亲生的孩子还要强。”
     蔺夫人虽然心喜,但因遭际多艰,也未敢信为真言。
     马援兄长之子马严,见叔父被谗言所害,祸由梁松和窦固所起,不胜悲愤,本来与窦家结婚,为此断绝与窦氏的婚约,将她离绝。且闻从妹生有贵相,特为求进掖庭,是时光武帝刘秀尚未崩逝,马严即上书吁请道:
     臣叔父援辜恩不报,而妻子特获恩全,戴仰陛下,为天为父。人情既得不死,便欲求福。窃闻太子诸王妃匹未备,援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发肤,上中以上;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愿下相工,简其可否?如有万一,援不朽于黄泉矣。又援姑姊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臣严幸得蒙恩更生,冀因缘先姑,当充后宫。谨冒死以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书呈入王宫,总算蒙光武帝刘秀旨意恩准,派遣宫廷太监,来到马援家挑选女儿,仔细端详,第三女儿最为韶秀,乃将她选入东宫。
     马女年尚只十三岁,却能奉承阴丽华皇后,旁接同列,礼仪修备,人无间言。
     后来马女年渐长成,容貌五官越加秀丽清晰,又生得一头很长的秀发,隆起四层高大的发髻后,却仍有多余的头发,于是她将多余的头发绕髻三圈。她不在眉毛上施加粉黛,装饰也不求豪华,唯独左眉角有小缺口,于是她将缺口弥补得像谷子小米一样。她身长七尺二寸,亭亭玉立,袅袅花姿,又能不妒不悍,上下咸安。
     试想如此淑媛,怎么能不令人怜爱么?汉明帝未即位时,已是宠爱异常,到了光武帝刘秀驾崩之后,刘庄嗣承大统,便册马氏为贵人。
     永平二年,汉明帝刘庄竟立贵人马氏为皇后。
     马氏在被立为皇后的前几天,她梦见有无数只小飞虫飞来落在她的身上,钻入她的皮肤又飞出来。
     可巧云台绘象,与立皇后之事同时,东平王刘苍至云台观图,独不见有马援遗容,便转问汉明帝说道:“何故不画伏波将军遗像?”
     汉明帝但微笑不答。揣明皇帝的用意,无非因马援为皇后之父,不便列入,省得他人滋议,其实是举不避亲,何妨列入?汉明帝意欲示公,反觉得不免怀私呢!有诗咏道:
     薏苡冤深已掩忠,云台又复未铭功;
     伏波若有遗灵在,地下应悲主不公。
     马援不列云台,马后却传名千古,欲知马后懿行,待至下节续叙。
    喜欢。
  

第541章 刘庄继位立皇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