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我的金钗回去交差,就说我已经死了。”差役无奈,只好照做。
张氏心想,自己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盼着他有出息,没想到却落得这般下场。她伤心欲绝,忍不住放声大哭。眼看天色渐晚,她对狗说:“狗啊,咱们能去哪里落脚呢?”小狗看了看主人,带着张氏来到一座破庙。
第二天一早,小狗跑了出去。它走了很远,看到一个人正在田里耕地,田边的树上挂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那人准备的午饭。小狗悄悄把篮子里的玉米饼叼回破庙,给张氏吃。第三天,小狗又来到这块田地边,看到树上还是挂着篮子,只是比前一天挂得更高了些。
这个耕地的青年名叫富儿。昨天他丢了午饭,今天便留了个心眼。他见一只小狗叼了饭却不吃,一个劲儿地往前走,觉得十分奇怪,便默不作声地跟在后面,想看看究竟。只见小狗走进破庙,把饭送给了一位老妈妈。富儿见状,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上前询问老妈妈是哪里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张氏一边流泪,一边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富儿。富儿听后,也为老妈妈感到难过。他说:“我先回去,等会儿给您送晚饭来。”富儿回到家,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告诉了妻子。妻子听了,也忍不住流下眼泪。她说:“我们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不如把老妈妈接来,认作我们的亲娘吧。”于是,夫妻俩来到破庙,见到张氏后,便跪地叩拜道:“老人家,我们想认您做亲娘。这里不是长久落脚的地方,您跟我们回家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氏听了,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富儿夫妻俩搀扶着张氏,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从那以后,富儿夫妻俩对张氏关怀备至,就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然而,富儿有时发现母亲总是愁眉不展,便问道:“娘,您整天闷闷不乐,是儿子不孝顺,还是媳妇哪里做得不好?”张氏赶忙说:“儿啊,你们的孝心,娘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不会忘记。只是我心里惦记着亲生儿子大树。我辛辛苦苦把他养大,如今他中了状元,不仅不认我,还派人来害我。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讨回这个公道啊。”
富儿听了,说道:“娘,您放心,三年后,儿子一定为您报仇,惩治这个不孝子。”富儿原本是个穷秀才,也是个有志气的人。从那以后,他便发奋读书。三年后,富儿进京赶考,同样一举考中了头名状元。他把母亲和妻子都接到了京城。
在张氏六十大寿那天,富儿大摆宴席宴请宾客,还把大树也请了过来。宴席上,富儿问大树:“听说你有个母亲,你的学问都是她教的。你为什么不把她接来?”大树心里一惊,连忙说道:“我母亲早就去世了。你从哪儿听来这些话的?”富儿说:“你的事儿我全都清楚,劝你是为你好。要是不听,后悔就来不及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
这时,张氏从后堂走了出来,问道:“儿啊,今天是娘的寿宴,你在和谁吵架?”富儿说:“孩儿是为了母亲才和大树争吵。”张氏一听,气得脸色发白,大声说道:“快把这个不孝子赶走!我再也不想见到他!”大树失魂落魄地被赶了出去。
第二天,富儿上朝,把事情的经过奏明了皇上,状告大树。大树却死活不承认。于是皇上宣张氏上殿,又找来那两个差役作证。大树这才不得不低头认罪。最终,大树被革去官职,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没过多久,他就死在了路边。
喜欢。
第535章 状元郎的忘恩负义与报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