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笔墨纸砚?”
朱标闻言沉默不语。
曹廷训方才把与杨尚书商议的事说了一遍。
朱标觉得挺有道理的。
孩子能上学,百姓又能负担得起,谁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呢。
况且,随着大明工业的发展,对能识字、懂算数的人才要求会越来越多。
现在提前把笔墨纸砚的价格拉下来,的确对大明教育事业有帮助。
“曹大人的意思是?”
朱标想先听下曹廷训的意思。
“殿下,臣斗胆,请殿下把年会赏赐朝臣笔记簿的造纸术以及钢笔墨水的制造方法,用作坊生产出来。”
曹廷训没敢说让朱标采购配套设备,毕竟大家心知肚明,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朱标点了点。
这些东西的制造方法或许对其他人来说是能传家的宝贝,但在后世,全是公开的秘密,只要你有足够的资本,能办得下来证件,都可以进行生产制造。
“行。”朱标思考了片刻,便同意了曹廷训的要求:“制造方法我来弄。”
“还有,这作坊就先定为国营企业,由朝廷管控。”
“生产出来的东西,先不用于市场售卖,而是发放于学堂,免费给学子使用。”
既然是为了大明的教育事业,那还不如直接干脆点,不用额外收费。
每学期学生入学,学堂就给每个学生发放配套的笔墨纸砚……,未来就变成铅笔,圆珠笔,钢笔,书本等等。
能拿到大明生产的,就大明生产,大明做不出来的,就在后世采购。
曹廷训听了,恭敬的给朱标行了一个大礼:“臣代替大明万千学子,跪谢殿下!”
太子并未说只对京城的学堂这般优待,而是让大明所有的学堂都能得到免费的笔墨纸砚使用。
这是何等的气魄跟胸襟?
按照朝廷鼓励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消耗的笔墨纸砚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殿下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免费给学子使用!
世人都在传颂,若是殿下登基为帝,大家才会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曹廷训以往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门清,历朝历代,哪有什么真心为百姓着想的帝王?
大都是打着口号,强化皇权而已。
百姓的死活,哪个帝王真正的会去在乎?
现在,曹廷训相信殿下是真正的明君,会带领着大明百姓走向富强。
朱标微微抬手,示意曹廷训起身:“曹大人言重了!”
“我作为大明的太子,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不过。”没等曹廷训说话,朱标继续道:“此事需循序渐进。先从应天府及周边州县开始试行,待产能跟上,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曹廷训连连称是:“殿下英明。”
“臣觉得,可在城南划出一块官地建造工坊。”
“不仅如此。”朱标沉吟道:“朝廷还要设立一个文教司,专门负责管理大明的教育事业。”
“人员就从国子监选拔。”
朱标跟曹廷训又商议了几句,然后让他先回去提前宣传,几日后便有一批文具会送到府衙。
既然要办,还不如大张旗鼓的办。
让百姓知道,现在把孩子送进学堂,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
下午时分,朱标特意的去后世找了一趟黄轩。
“大量采购文具?”
第470章 若非殿下,臣此生恐怕都不知世界如此之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