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荷堂用屁股画画” 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江南。文坛的前辈们听说后,气得浑身发抖。
有个八十多岁的老翰林,一辈子研究书画,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场就把手里的毛笔摔在了地上,骂道:“荒唐!太荒唐了!这简直是对书画艺术的亵渎!是对文人的侮辱!”
不少文人墨客也纷纷站出来,指责周老实和吴精明。
有人写文章批判他们,说他们 “玷污斯文,败坏风气”;有人写诗讽刺他们,说 “荷花本是君子物,却被庸人作践之”;
还有人阻织了 “护坛会”,呼吁大家抵制 “双荷堂” 的画,还书画市场一个清净。
同行们更是义愤填膺。以前被 “双荷堂” 挤垮的画匠,纷纷站出来控诉周老实和吴精明,说他们 “用歪门邪道抢生意,毁了大家的饭碗”。
有个画匠甚至跑到 “双荷堂” 门口,拿着自己画的荷花图,跟路人哭诉:“大家看看!这才是真正的荷花图!那里面的人,用屁股画画,简直是天理难容!”
消息越闹越大,最后传到了朝廷里。
乾隆皇帝听说后,也觉得很生气,说:“江南乃文风鼎盛之地,竟然出了这种丑事!必须严查严办,以正风气!”
朝廷立刻派了钦差大臣,前往苏州府调查。
钦差大臣到了苏州府,先是找了周老实和吴精明问话,又传唤了赵阿狗、县太爷,还有那些工人和商人,一一核实情况。
证据确凿,周老实和吴精明用屁股画画、招工量产、扰乱市场的事,还有县太爷收受贿赂、包庇他们的事,都被查得清清楚楚。
钦差大臣当即下令,罢免了县太爷的官职,查封了 “双荷堂” 的画坊,没收了周老实和吴精明的全部家产。
周老实和吴精明一下子从富甲一方的老板,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他们被赶出了苏州府,只能回到乡下,靠种地为生。想起以前的风光日子,再看看现在的处境,两个人悔不当初,却也为时已晚。
那些靠仿冒 “双荷堂” 画赚钱的人,也受到了惩罚,有的被罚款,有的被关进了大牢。
市场上的假画和 “屁股画”,被一一收缴销毁。
没过多久,朝廷又派了一位新的县太爷到苏州府。
这位县太爷为官清廉,一身正气,到任后,立刻着手整顿书画市场。
他一方面鼓励真正有才华的画匠创作,另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市场规则,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歪门邪道。
在新县太爷的治理下,苏州府的书画市场渐渐恢复了秩序。
真正的好画又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文人墨客们也重新拿起了画笔,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江南的文风,又渐渐兴盛起来。
有一天,几个老画匠聚在一起,喝着茶,聊着以前的事。
有人提起周老实和吴精明的闹剧,忍不住哈哈大笑:“那两个家伙,真是自作自受!还想靠屁股画画发大财,最后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一个画匠也笑着说:“可不是嘛!艺术这东西,靠的是真本事,不是歪门邪道!他们那样做,早晚得栽跟头!”
老翰林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经此一事,也算是给大家提了个醒。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投机取巧,终究是走步
第241章 讲故事(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