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浙江出差(三)[1/2页]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午后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黏稠地淌过车窗,在胳膊上洇开一片暖融融的光斑。
四点多的雷甸镇浸在冬末特有的慵懒里,推开车门的瞬间,没有预想中北方那种能穿透棉衣的寒意,反倒是一股温润的风裹了过来。
像刚晒过的棉被轻轻擦过脸颊 —— 气温该在零度上下徘徊,却因为湿度里带着点草木的暖意,竟让人想起北方四月的杨絮天,连鼻腔里吸入的空气都带着点甜丝丝的柔和。
旅途积攒的疲惫仿佛被这股暖意泡软了,顺着骨头缝一点点往外淌。
车子在镇上的街巷里慢慢穿行,砖缝里钻出的青苔带着湿润的墨绿,墙头上垂下来的三角梅还开着零星的粉花,花瓣边缘沾着细小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碎钻似的光。
路边的香樟树把影子拉得老长,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筛下的光斑在青石板路上晃悠,像一群不安分的萤火虫。
偶尔有骑着电动车的居民经过,车筐里装着刚买的青菜,带着湿漉漉的泥土气,后座的孩子嘴里含着颗棒棒糖,糖纸在风里飘成小小的旗。
路过时留下一串含混的笑声,混着街边杂货铺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越剧唱段,把小镇的午后泡得愈发绵软。
中兴社区的牌子在绿荫里若隐若现,304 省道就在不远处,柏油路面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货车驶过的轰隆声远远传来,却被浓密的树影滤去了大半戾气,反倒成了小镇安稳生活的背景音。
往东边走几步,就能看见京杭运河的水缓缓流着,绿得像一块被反复打磨的翡翠,水面上漂着几片枯黄的荷叶,被偶尔驶过的货船掀起的浪头推着打旋。
货船的马达声 “突突” 地响,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风里拉成细长的线,船头溅起的水花落在水面上,“哗啦” 一声又融进运河的褶皱里。
站在岸边能闻到水腥气里混着点煤烟味,那是运河两岸流淌了百年的气息,古老得像岸边斑驳的石阶,却又在货船往来间透着鲜活的生气。
顺着省道往西郊走,工厂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与小镇的温润不同,厂区的铁门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门柱上的蓝色标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刚走近就听见机器运转的 “嗡嗡” 声,不像小镇的喧嚣那样散漫,而是带着规律的节奏,像无数个齿轮在精密咬合。
空气里飘来淡淡的消毒水味,混着化学品特有的清冽气息,与街边饭馆飘出的酱油香截然不同,却奇异地和周围的环境融在一起 。
厂房的白墙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整洁,烟囱里排出的气体经过处理,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痕迹,只有偶尔传来的蒸汽排放声,“嘶” 地一声划破午后的宁静,又迅速被风吹散。
门口的保安室里,大爷正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登记信息,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里,能听见厂区里传来的叉车鸣笛声,短促而有力。
透过铁门往里看,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推着物料车走过,鞋底与地面摩擦的 “咯吱” 声、金属碰撞的 “叮当” 声,还有远处车间里隐约的仪表蜂鸣声,构成了另一重天地的交响。
阳光照在厂房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却在墙角的绿化带里留下温柔的阴影,几株冬青修剪得整整齐齐,叶片上的水珠在风里轻轻颤动,像是在提醒着,这里既有工业的严谨,也藏着小镇特有的温润。
站在厂区门口回望,雷甸镇的炊烟已经升起,运河的水依旧缓缓流淌,而眼前的工厂正以自己的节奏呼吸着。
第251章 浙江出差(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