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9章 朽舟待沽 智掌千帆[1/2页]

大梁神秘巨商 北极圈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临近午时,丁南凑近秦文,低声道:“东家,有处船坞,倒是个好去处。三面环水,形似鱼首,占地四千余亩,屋舍千间。主家年迈,无心经营,价钱上大有商量。”
     秦文抬眼望去,便道:“那好呀,我们何不去看一看?”
     “这……”引路的牙人阿生,一个眼神活络却透着几分油滑的青年,搓着手,面露难色,“掌柜的,已经午时,水路迢迢,咱们要不明天……”
     丁南不耐,蒲扇般的大手拍在阿生肩头,力道不轻:“有买卖上门还往外推?走!”
     阿生一个趔趄,脸上堆起谄笑:“全听掌柜的吩咐,全听。”
     一行人弃了小船,攀着绳梯登上太福祥的大船。
     船身微晃,秦文目光扫过船尾两个不起眼的凸起装置,阿生好奇探头:“秦老板,那是何物?”
     “些许杂物,不必在意。”丁南不动声色地将阿生引开,隔绝了他的视线。
     大船早已得了指令,锅炉低吼,烟囱吐出缕缕白气。顺风顺水,不过一个多时辰,便驶入一处形如“之”字的江湾。
     这江湾被偌大的船厂独占,天然良港,却也如同敞开的门户,易攻难守。
     船刚入湾,尚未靠岸,一艘小舢板便急急划来。船头汉子粗声喝道:“江湾重地,闲船免进!”
     待听得是买家上门,才悻悻引路。
     秦文独立船头,江风猎猎。映入眼帘的船厂景象,却是一片颓唐。
     码头的木桩被水浸得发黑,几处断裂处露出朽烂的内芯;
     岸上房舍多有倾颓,墙皮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土坯;
     几处空置的船坞里积着浑浊的雨水,唯有东边一个船坞传来零星的敲打声,坞中挤着几十条小渔船,寒酸得很。
     高高的了望架上,人影晃动,警惕地注视着江面。
     空气中弥漫着木头腐朽和铁锈混合的咸腥气味,更远处,几道新翻的泥土和未散尽的焦糊味,无声诉说着不久前倭寇袭扰的痕迹。
     “大海!”秦文唤道。
     “东家吩咐。”船把头王大海应声上前。
     “锅炉不要熄火,水柜加满,弟兄们都警醒些。”秦文扫过岸上几处易于藏匿的阴影,“这地方,怕是不太平。”
     “小的省得,倭寇的腌臜气还没散干净呢。”王大海心领神会,低声应诺。
     大船缓缓靠上主码头。码头年久失修,比船甲板矮了一截。
     一架吱呀作响的长梯搭上船舷。一个身着半旧蓝布衫、身形精干的中年汉子迎了上来,拱手道:“贵客远来辛苦,蒋丁丁有失远迎。”
     “蒋老板,叨扰了。”阿生连忙上前寒暄,随即拉着蒋丁丁,用浓重的地方话低语,大意是“这几位是外乡大老板,不懂行情,船厂破败至此,正好抬价”云云。
     秦文佯作茫然,目光却落在远处会客厅那个须发皆白的身影上。
     那所谓的“会客厅”,不过是江边一个搭了草顶的凉棚,三面无墙,地面是踩得板结的泥巴。
     一张简陋的茶桌后,坐着一位老者。
     他脸庞黝黑如古铜,布满刀刻般的皱纹,唯有一头银发在暮光中格外醒目。
     正是曾执掌大梁最大私营船厂、赫赫有名的造船巨匠蒋先铎。
     他看着秦文如此年轻,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与苦涩——这破败家业,果然难入真正豪商巨贾之眼。
     “小老儿蒋先铎,谢过秦老板拨冗前来。寒舍鄙陋,让贵客见笑了。”老者声音沙哑,带着海风磨砺的粗粝,起身拱了拱手,姿态放得极低。
     秦文不卑不亢地回了一礼,坦然在老者对面坐下:“蒋老不必客套,在下秦文。船厂之事

第369章 朽舟待沽 智掌千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