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八章 马主任学艺[2/2页]

外科圣医 风暴沙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转,术后无法早期功能锻练,肌腱粘连,手术失败!
     原理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操作的细节。
     马主任也并不是真的不会,只是在操作上,还欠缺太多,一些雷区,光靠他自己摸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后果太严重,所以,他必须要有技术成熟可靠的人来全程监督,指出他的不足,确保手术无瑕疵,才能实施手术,不然他宁可不做也不能给自己惹麻烦。
     以前只有邢教授会汤法,但老邢可没有耐心一丝一毫的教他,观摩了几次,也没有太大进步,直到贾主任来了,他又看到了希望,又是送酒,又是请吃饭,请捏脚,请唱K的,希望贾主任能手把手指点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至于拉钩的工作,都被马主任抢了过去,为的是他自己能看得更仔细。
     而李铮,则是负责扒拉着手指头,以便于贾主任操作。
     “我们缝合屈肌腱的线一般是50或者60无损伤尼龙线,因为是汤法,要缝三股,所以用更细的60双套圈线……”
     贾主任很耐心的给李铮讲解,李铮点头,假装虚心受教的样子。
     他的汤氏法,已经到了精通级,可以和邢教授媲美,但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其他医生,也都很配合的点头,表示自己正在认真听讲,不过他们也是真的在认真听讲,因为机会太难得,平时一个急诊班下来,不一定能有一例汤氏缝合的。
     说着,贾主任戴好显微眼镜,开始进针了,依然边缝合边讲解。
     “马主任,这汤氏三套圈,从断面看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它的底边和顶角都是很有讲究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李铮的影响,贾主任热情很高,讲解的很详细,马主任直呼收获巨大。
     很快,近端的缝合结束,接下来是远端了。
     “老马,这头你来!”
     贾主任把针线交给马主任,自己拿起了拉钩。
     “哈哈,行!老贾你盯着点,缝的不好及时制止我!”
     马主任激动的接过蚊头持针钳,显微捏,下针的时候,手都有点抖,好在深吸几口气后,很快平静下来,开始进针。
     8分钟后,第一个套圈缝合完毕。
     “还不错,继续第二个。”贾主任鼓励道。
     马主任信心更足了,但第二针在下层,更难,马主任进针出现了明显偏差,勉强缝合了,但肌腱对合出现了明显扭转,缝合失败。
     马主任一下像泄了气的皮球,叹了口气,道:“果真是高端技术,远比想象的要难!”
     贾主任笑着安慰道:“没事老马,慢慢来,只要有合适的病人,多练几次就会了!”
     马主任点头,苦笑道:“要是医院里多几个人会这种技术就好了,也不要每次都叨扰你!”
     “你肯定是普济第三个会这种技术的,来吧,我们继续。”
     贾主任让马主任继续缝第三个圈,有了第二个打底,第三个果然缝得更差,最后,贾主任很果断的拆掉两个。
     于是,远端的缝合,马主任都不好意思再上手了,贾主任也没有再让他上手的打算,还是自己缝更放心。
     20分钟后,远端缝合完毕。
     贾主任让李铮放松食指,见手指自然屈曲良好,他又扒拉了几下,点了点头,显然对强度也很满意。
     接下来是中指,由于缺损的更多,贾主任切取了3公分掌长肌腱,准备缝合。
     拿好了持针钳和镊子,贾主任转头看向李铮,笑道:“李铮,对汤法感觉怎么样?”
     李铮竖起大拇指,淡笑道:“挺复杂的,精细操作要求极高,但主任缝的很不错!不愧是顶级的手外专家!”
     贾主任哈哈一笑,很享受李铮的马屁,道:“听说你学东西很快,你的Kessler法看了一次就会了,不知道这汤氏法,看着两遍,学到几成了?”
     李铮咂了咂嘴,考虑了3秒,很认真的答道:“我觉得有十成了!”
    喜欢。
  

第六十八章 马主任学艺[2/2页]